藏在光阴里的昌江年味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藏在光阴里的昌江年味

来源:当代

“‍以陶瓷文化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昌江流域,也有着独特的过年风俗。”

老话讲,“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中国人非常看重过年。

在大人们看来,种田有收成,过年却是花费。可小孩子们是不顾这些生计大事的,提起过年,想到有好吃的、好玩的,总是欢呼雀跃的,都盼着过年,一年盼到头。

我们通常讲的过年,实际上是由过小年、过大年、过元宵多个重要时间节点组成,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地域文化各不相同,各地的过年习俗也多有差别,这也成就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以陶瓷文化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昌江流域,也有着独特的过年风俗。

从农历腊月上旬起,就得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先是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制作一些传统的吃食糕点、上街置办各式各样的“年货”,接下来便是过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正月里拜年,最后是吃元宵闹元宵。只有过完了元宵节,这“年”才算过完。

俗话讲,“过了腊八就是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这天,家境困难的,会过得比较平淡,有的人家则用红枣、红豆、花生、莲子、桂圆、大米等食材掺杂在一起煮成粥,叫做“腊八粥”。

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暖心暖胃,寓意来年“顺顺溜溜、甜甜蜜蜜”。

从这天开始,大家都得开始准备蒸年糕、蒸洋糕、熬糖、宰年猪、酿糯米水酒、扫扬尘、洗家具。还得选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带上孩子到附近的集镇去买“年货”、囤“年货”。当然,也少不了“好穿的”。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多数人是买布料回家,再请手艺成熟的裁缝师傅到家里为一家老小量身现场做,后来逐步改为到街上直接买由工厂做好的成品。年底,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有着“辞旧迎新”之意。

接下来,便是过“小年”。俗话说,“官三民四船家五”。就是说,官方的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民间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日,沿海地区船家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五日。

昌江辖地,原先一般为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但后来随着抚州、都昌、鄱阳等省内周边市县的人口不断迁入,习俗各有不同。

从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都有过“小年”的。“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吃完早饭,除了要恭送为了一日三餐忙碌一年的“灶王爷”去天庭小歇报告外,还要对家中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俗称为“掸檐尘”。

将那些平日忙于农事无暇顾及积在房子角落的灰尘和蜘蛛网等卫生死角打扫干净。晚上还得备上一桌丰盛的酒菜,点上一挂爆竹,以示庆祝。

在昌江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汪王庙社区长者之家,工作人员将热气腾腾、精心熬制的腊八粥送到老人们的手中。图源魅力昌江

在昌江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汪王庙社区长者之家,工作人员将热气腾腾、精心熬制的腊八粥送到老人们的手中。图源魅力昌江

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家家布置厅堂、户户悬灯结彩。男主忙着张贴春联和年画,女主则忙着洗菜烧饭。

不时响彻乡间的“砰”“砰”爆竹声,村道上与外出回乡游子亲切的招呼声,水池里锅碗瓢盆洗漱发出的磕碰声,厨房里飘香四溢的香菇炖鸡味,瞬间凝聚成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传统年味。

下午,则是农村十分看重的祭拜先祖仪式,男主领着大一点的孩子们去祖坟山为祖先们上香、点油灯、挂纸钱、打爆竹,尽一份孝心,守一份孝道,祈求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

女主则围着厨房的灶台转,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菜的个数得逢“双数”,得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天刚开始暗,便将准备好的年夜饭摆上桌,并在客厅上位摆上“饭菜”、点上“香烛”,宴请自家祖先和各路神灵,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诸事顺意”,然后打爆竹,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喝米酒、吃年夜饭。

年夜饭后,孩子们三五成群,忙着在房前屋后和邻居家刚打过的爆竹屑堆里捡那些零星散落未点着的爆竹打。

大人们则围着烧好的炭火,吃着各种小吃和糕点,闲聊着家长里短,畅谈着新一年的打算,亦或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并给小辈们“全新”的压岁包,谓之“守岁”。

旧时,多数人家吃完年夜饭后是不出门、也不串门的,甚至连已出嫁的女儿也不能在家里过年。

长辈会再三叮嘱小孩,正月里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新的一年会不顺利。老人们通常会用草纸在小孩嘴唇上揩一下,意思是万一小孩乱说一通,权当“屁股嘴”放屁……。

过去,昌江人过年要打三挂爆竹,分别为“团圆爆竹”“关门爆竹”“开门爆竹”。开门爆竹一响,就打开家门,但不能全敞开,还得虚掩着。此挂爆竹为三挂中最大的一挂,寓意“新的一年开门红”。

昌江区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送新春祝福。图源魅力昌江

昌江区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送新春祝福。图源魅力昌江

正月初一,人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什么活都不干”这种难得的懒散方式,犒劳一年来辛苦劳作的自己。

在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待在家中好好享受一次几乎不用劳动的幸福悠闲生活。

正月里,有项非常重要的习俗,就是走亲访友,俗称“出坊”“拜年”。

俗话说,“走亲走亲、不走不亲”。这是昌江人重人情交往的一句常话。

正月初二,年轻夫妇上午需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正月初三,开始走村串户逐一拜其他长辈的年;正月初八、初九前基本上全部拜完,并且都是上午拜年,下午不拜年。

一般是晚辈先到长辈家,称为“送年”,长辈再到晚辈家,为礼节性交往。拜年不为别的,只为一年来难得见面的亲朋好友能聚在一起聊聊,诉说往年的收获,憧憬美好的未来。

受经济条件和物资匮乏的影响,以前农村的拜年礼品一般为一包白糖、一“刀”猪肉(2斤左右),并贴上长条形的红纸,以示喜庆。

长辈可收受猪肉、烟酒及营养品,平辈一般只收时节食品,并用面条、鸡蛋等土特产作为回赠。

正月里的第一个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昌江辖地也称“上元节”。

与除夕一样,当天下午需去上坟祭祖、晚上打爆竹吃团圆饭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游灯或扬龙灯。灯的种类繁多,男青年扬龙灯,女青年扬蚌壳灯、走马灯,小孩玩西瓜灯、鲤鱼灯、船灯、车灯等等。

通常是正月初十或十二日出灯,走访邻村,元宵节当晚则在本村挨家串户走一遍,喝唱一些吉利彩,游灯时配以锣鼓乐队,所经过人家均以燃放爆竹迎送,并备上糕点、红包,犒赏游灯人员,以讨个好彩头。

昌江区人民检察院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图源秀美昌江

昌江区人民检察院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图源秀美昌江

此外,昌江区域还有大年三十要一次性蒸上好几天的米饭且晚上一定得吃米饭,正月里得吃新鲜菜不吃咸菜,正月里不干活不出工,正月里得吃甘蔗,正月里小病不进医院等传统。

据《昌江区志》记载,昌江还有“正月初一到初七,不能动扫帚”的习俗。即使这时家中爆竹屑、果壳屑满地也不清扫,否则“会把新一年的‘财气’扫地出门”。

不少人家正月初一到初七,连针线、剪刀都不能沾手,否则,又得“缝缝补补,破衣烂衫过一年。”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家的物质生活一年比一年更优越,精神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更丰富。相比以前,如今是“日日如过节,月月如过年”。

“有钱冇钱,回家过年”。在外打拼的游子,已不再需要千辛万苦赶着回家“过年”,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让“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还能通过手机向家中长辈和亲朋好友视频“拜年”。

进城后的农民,也早已融入了新时代新生活的浪潮,不再被旧习束缚,年轻人更是时尚新潮,甚至在酒店订年夜饭、吃年夜饭、外出度假旅游过年……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变迁,流传千年的春节习俗无论如何演变,中国人对幸福与美好的愿望,对和谐与吉祥的渴望,都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