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各地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江西各地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地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以办好民生实事彰显主题教育实效,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知民意、晓民情,是为民解忧的基础和前提。萍乡市坚持“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建强“贴心网”、深入一线争当“贴心人”、扎根一线办好“贴心事”,实行“多网合一”,共优化设置“群众贴心人”服务网格3958个,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上栗县推动党员干部当好群众意见“收集员”、问题“记录员”、群众“办事员”。该县杨岐乡在“信访大化解”行动中,指派“贴心人”一对一走进群众家中,合力推动问题解决。“感谢乡里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信访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压在心中多年的石头落了地,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上栗县杨岐乡关上村村民肖忠余激动地说。

民生无小事。分宜县有群众反映,部分流动摊贩长期在县城一处广场占道经营,影响周边环境。该县相关领导干部多次实地调研,寻求既要人间“烟火气”,也要城市“洁净美”的解决办法。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建议后,该县尝试“引摊入场”的做法,利用城市商城停车场等场地,规划117个临时摊位,有效解决占道经营、卫生环境杂乱差、交通安全隐患等情况,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新余市在全市城区统一规划设置了28处便民摊位疏导点,给流动摊贩“安家”。该市切实将调查成果转化为民生清单,已梳理156个民生项目。

鹰潭市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尺,着力消除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痛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市创新“3651890(365天一拨就灵)”党群综合服务模式,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将鹰潭智慧党建平台、政务便民服务热线、民声通道融合嵌入“3651890”热线平台,系统梳理高频办理事项200余件。同时,在市、区、乡(街道)三级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16支,吸收党员志愿者2374名,形成“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模式,实现政策咨询服务“一号答”、有偿生活服务“一号办”、无偿志愿服务“一号达”。9月份以来,该平台为群众提供法规政策咨询、便民事项办理等服务519次,为群众提供生活派单服务303次,为困难群体提供志愿服务257次。

宜春市聚焦基层群众需求,完善为民服务举措,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近日,在上高县锦江镇锦惠路社区“童心港湾”,19名留守儿童在“童伴妈妈”陪伴下看书写字,学做手工,玩趣味游戏。共青团宜春市委不断提高全市“童心港湾”服务水平,优化“童伴妈妈”队伍,用心用情呵护留守儿童的成长。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访企拓岗工作,秋季开学以来走访用工企业37家,邀请18家企业入校招聘宣讲,提供招聘岗位335个。丰城市尚庄街道后港村,受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漏问题困扰已久。村民通过“一马当先”小程序反映,民情信息联络员接单并核实上报,经过街道、自来水公司等有关方面协商,将后港村自来水管网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问题迎刃而解。

为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弋阳县聚焦营商环境改革优化提升,持续推进“弋心一意”政务服务品牌建设。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组织公安、社保、医保等多个部门围绕企业开办、项目投资、惠企服务等多领域审批事项进行流程缩减,建立“一件事一次办”模式,通过“一体化平台”受理,使办事群众实现一站式办理。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线下办件量9610余件,线上办理1.4万余件,及时高效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当前正是油茶采摘季节,遂川县戴家埔乡大洞村村民黄某因山场地界纠纷求助到该乡“民情茶馆”百姓说事点。第二天,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办公为其化解了纠纷。该县在主题教育中不断完善“百姓说事”制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乡贤议事点等,对产业发展、重点工程、民生项目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采取党群座谈会、现场办公会、“茶乡夜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民意、汇集民智。截至目前,该县通过“百姓说事”制度累计解决群众诉求6370个,采纳意见建议310条,群众满意率达99.8%。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吉安市坚持依托民声通道、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收集群众建议、梳理问题清单。目前,该市收集群众建议7000余条,梳理问题清单428项。(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