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片土地上,走出一批又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一代又一代德安儿女继承红色基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努力拼搏。2022年,德安县先后产生了党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各1名,开创了德安历史先河。
赵小梅,德安县林泉乡林泉村人,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为中国巨石集团九江钙业有限公司员工。熊晓梅,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现为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员工。德安属革命老区一类县,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在这个追梦的年代,这两位农民的儿女如何当选为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红土地上“梅花绽放”
1990年,刚刚初中毕业的赵小梅离家去了福建石狮打工,到一家服装厂学做衣服。从此,她站在了改革浪潮的潮头,在奋斗中开启人生新的航程。机缘巧合,1993年,初中刚毕业的熊晓梅进入了德安县棉纺织厂工作,实现从农村务农到城镇务工的转变。
她俩虽各在一方,确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在奋斗中努力成长。
那时,电脑是时髦的新生事物。赵小梅为了掌握这一新技能,她利用业余时间苦学电脑,充实自己。2009年,上市公司巨石集团九江钙业有限公司落户林泉,赵小梅决定返乡就业,应聘为巨石公司首批员工,迎来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2010年,赵小梅受公司指派到巨石九江公司学习,通过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她很快熟练掌握矿石、成品物性检测、化验技能,成为公司业务能手。2012年,她被聘为工艺技术员,指导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她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难,通过不断创新,使公司生石灰吨粉煤耗大幅降低,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公司奖励。就这样,寒暑往来,赵小梅思想在时刻进步,能力在逐步提高,身份在不断转变,2022年6月当选为江西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近年来,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等众多荣誉。
熊晓梅进厂之初先是被安排在织布车间,后因原棉纺织厂企业改制后更名为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又被分流到细纱车间,无论是织布还是细纱,技术要求都很高,刚开始学时,为了练好过硬本领,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经常比别人早一个小时到厂,晚几个小时下班,为的是能让自己的挡车技术更精湛。靠着这种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虽然熊晓梅手指经常磨出血,但也不喊疼,在操作机台上反复练习细纱挡车技术,最终练就了过硬本领。她先后荣获九江市生产操作能手、九江市“十佳”巾帼建功标兵、九江市劳动模范、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年底,熊晓梅光荣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红土地上“梅香扑鼻”
“我是听着我爷爷的革命故事长大的。”赵小梅自豪地说,“我那时就有个想法,就是要好好努力,让我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让我身边的人也过上好日子。”经过自身的努力,赵小梅由农家女成长为上市公司中国巨石集团下属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公司的发展和家乡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赵小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外面世界的信息带回家乡,鼓励和带动乡亲们赶上时代的脚步,踏上增收的路程。在家乡工作的这十年,赵小梅利用工余时间跑遍林泉乡所有自然村组,争取企业支持,成立了扶贫工段,手把手地教会员工劳动技术,帮助他们就业脱贫。工余时间,“闲不住”的赵小梅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行动,走遍德安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生态环保、敬老爱幼、禁毒宣传等志愿公益活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干一行她就会爱一行,爱一行她就要专一行”是对熊晓梅最好的评价。熊晓梅凭着自己对纺织业的热爱,自她进厂至今,从没离开过深爱的纺织业,从没离开过这块生她养她的热土,一干便是30年。熊晓梅已然是厂里最优秀的技术能手和标杆,但她没有独享荣耀,而是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其他同事和厂里的新进职工。这些年来,她带出的徒弟多达100余人,徒弟遍布县内纺织企业和周边地区,很多原来的徒弟日后也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当选人大代表后,熊晓梅积极参加代表联络工作站的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今年两会期间,我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三个提案。”熊晓梅说。
红土地上“百花满园”
近年来,德安经济持续繁荣,社会不断进步。10年来,GDP年均增长9.1%,2022年达到189.5亿元,增速排位全市第一、全省第五,人均水平跻身全省第十,曾七次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十次获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摘得国字号奖项24个、省字头奖项48个。
参会归来的赵小梅和熊晓梅马不停蹄地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车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宣讲。身为一名基层代表,她们努力践行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她们的精神鼓舞下,德安儿女也将紧紧围绕“六个江西”建设任务,按照“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的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提升、五大创建”,坚决扛起打造“三区两点一高地”、建设全省人均经济“十强县”的使命责任,奋力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德安的新篇章。(吴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