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自动播放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973期:江西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5月2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水利厅联合举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传彬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钱荣明、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传彬先生,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钱荣明先生,办公室主任胡伟先生,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罗传彬先生作介绍。

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传彬

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传彬

罗传彬: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江西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我省水利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2022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用工作诠释忠诚、以发展彰显担当、靠成效体现落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作出了水利贡献。

构建系统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快防洪水库工程建设,实施堤防达标提升,开展河道行洪通道整治,推进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治水患力保江河安澜。持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年任务三年完成,截至今年4月底,我省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1座,39座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11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623座,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11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35亿元,占总投资91.8%。积极推动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项目国家立项。全省万亩圩堤加固整治完成94座。五河重点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洪患村镇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山洪沟治理有序推进。全力推进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已于5月10日开工。推进水文监测改革,持续完善监测布局,不断提升防汛“三个3天”、抗旱“三个10天”水情预报服务水平,当好防洪调度、抗旱供水的“侦察兵”。

构建保障有力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进灌区建设与改造,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助力高质量发展。四方井、花桥等水库水源工程下闸蓄水。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等工程正开展研究论证。推进储备水源建设,11个设区市已全部建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万座重点山塘整治完工约7000座,计划今年年底全面完工。开展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行县建设,截至今年4月底,今年已开工农村供水工程287处,落实投资63.7亿元。2022年,梅江灌区、大坳灌区建设开工建设。赣抚平原、袁惠渠、潦河等5个大型灌区、28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年度任务。持续推进平江灌区、吉泰盆地灌区前期工作,沃野千里水利命脉保障粮安民稳。

构建科学系统的河湖生态健康体系推进鄱阳湖区水生态治理,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源头保护和水土保持治理,山川披绿河湖向美。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9.53亿元,占总投资29%。全省108条(段)幸福河湖建设全部开工,截至今年4月,完成投资186亿元。水利部试点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已完工。推进6个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恢复河湖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做活乡村振兴“水文章”。2022年新增创建125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创建绿色小水电20座,数量列2022年度全国第二。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已创建48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泰和槎滩陂、抚州千金陂、潦河灌区、上堡梯田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安澜见证之旅”。加快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21年,靖安、上犹等2个县和宜黄县曹水小流域等5个工程成功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工程)。2022年,宁都、修水等4个县和武宁县长乐小流域等3个工程列入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2022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1350平方公里,建设26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快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两手发力以点带面推进水土保护崩岗治理,普惠民生。

构建智能畅通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打造水利智能应用。加快智慧水利产业发展,让治水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乐安河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中期评估获得优秀。完善水利事务业务平台,推出水旱灾害防御、水土保持管理等领域智能应用。在重点水文站点推广北斗+GPRS双通道备份,在峡江、黄泥埠等水库大坝开展北斗位移监测试点。基本完成取水许可在线审批系统和取用水管理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加快产业化发展,形成核心产品19件,自主知识产权89件,智慧水利引领行业迈向水利现代化的新阶段。

构建协同高效的水利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土保持管理,水利建设与工程管理,水利风险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水,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行业发展水平。全面完成“五河一湖”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跨地市河流水量分配。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任务。推进节水载体创建,节水宣传直抵人心。深入实施河湖长制,从严管控河湖水域岸线。完成240个五河干流及鄱阳湖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问题整改。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省域范围内实现遥感监管全覆盖、在建项目全覆盖、建设过程全覆盖监管。全省1.3万余座(处)水利工程常态化开展标准化管理,10055座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全面实行专业化管护。与省银保监局探索建立堤防保险机制,堤防投保长度达1150.28公里。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构建富有特色的水利改革创新体系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实施水利科技创新,水利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依托“赣服通”建设水利政务服务专区。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截至2022年底,开展水权交易132宗,交易水量5759万立方米,交易金额731万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改革面积比例达98%,推进速度列全国第一方阵。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切实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推进河权改革,实现水生态价值转换。实施“科技+水利”项目机制,量身定制开展水利科普宣传,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在抗洪抢险、水利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应用,奋力攀登水利科技高峰。

水利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江西水利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江西水利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是坚持“一条主线”贯穿到底正确认识治水主要矛盾变化,以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改革发展,认真抓好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六大体系构建,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江河湖泊保护监管体系,以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推进水利现代化。

二是实施“四大工程”夯实基础实施防洪安全工程。以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为重点,推进“鄱湖安澜 百姓安居”专项工程,加快推进防洪水利工程建设、蓄滞洪区建设,实施堤防达标提升工程、河道行洪通道整治工程,实施重点涝区的排涝设施改造和建设,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水网体系,提高应对超标洪水能力。实施供水安全工程。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施赣抚平原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动节水型、生态型、民生型、智慧型灌区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生态安全工程。大力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推进“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加快实施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幸福河湖,构建绿色生态滨水空间,为群众打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持续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立健全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开展洪患村镇河流综合治理,推动千亩圩堤加固整治,加大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力度,不断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保障农村地区防洪安全。有序推进小型引、调、提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开展水生态文明村自主创建,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三是强化“四大监管”划定红线强化水资源领域监管。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加强对重点用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扎实开展重点领域节水,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合同节水管理,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河湖领域监管。严格河湖水域及岸线管理,实行涉河湖行为全过程监管。完善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非法侵占水域岸线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严格河湖执法,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强化水土保持领域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加强对在建风力发电、公路等项目现场检查,依法惩处人为水土流失严重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诚信和信用评价制度,纳入水利建设监管服务平台,实行联合惩戒。强化水利建设领域监管。严格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资质资格审查审批,把好市场准入关。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实行信用信息社会监督,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维护水利建设市场秩序。

四是推进“四大优化”提质增效优化水利工程管理。推进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安全。健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常态机制,巩固升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成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长效运行。优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进一步健全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优化对河湖水域岸线、各类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全面提升水利业务的精细管理、分析评价与决策支持的能力。优化智慧水利建设。顺应水利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水利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构建水利智能应用。优化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四大科研基地”效能,做实做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加强水利职业学院校园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围绕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和现代治水体制机制等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加强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普及与推广示范,全面提高水利科技含量。

五是提升“四大能力”激发活力提升法治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水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更为系统完备的水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充实基层水行政执法力量。提升综合督查能力。健全水利综合督查体系,推进行业化、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监管。加快督查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加快水权水市场改革,推进水权交易制度体系构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聚焦工程管护机制、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机制、节水激励机制,确保改革成效。提升水文化影响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水利工程、水利科研试验平台、水利风景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建设水情教育基地,纳入旅游精品路线,百姓乐享水生态福利,实现水域生态治理向水域经济效益双向转化,让江西“风景这边独好”招牌更加闪亮。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徐承:

谢谢罗厅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改革创新是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能否介绍下江西农村水利领域有哪些改革创新亮点、取得哪些成效?

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钱荣明

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钱荣明

钱荣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近年来,江西水利部门坚持把改革作为推进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推广以县域为单元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一体化物业化,持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改革成效明显、亮点频现,继2022年全国改革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今年我省又在全国深化改革推进灌区建设现场会作典型发言,宜黄县也被选定为全国10个改革试点县之一。连续两年中型灌区项目绩效评估优秀,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着力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水利领域创新“活水”澎湃成潮。

一是农业节水意识显著提升。全面推行“按亩收费、固定计费”向“按量收费、阶梯计费”转变,通过以价节水、以量控水,逐步改变用水户大水漫灌的不良用水习惯,群众节水意识显著提升,激发用水者内生节水动力。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16年的0.496增加到2022年的0.530,每年亩均节水40立方米左右,农田灌溉节水量累计达到12亿立方米,相当于峡江水库总库容。

二是农业灌溉方式持续优化。针对明渠灌溉输水损耗大、维修成本高等缺点,我省因地制宜推广了管道输水灌溉,目前已建成100余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道灌溉面积近60万亩。灌区工程输配水能力与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用更少的水、灌更多的田、产更多的粮。灌排保障程度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我省遭遇历史罕见干旱,管道灌溉在抗旱保灌溉中发挥优势,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有力保障了粮食丰收和供水安全。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改革前我省各地农业水价大多执行本世纪初制定的水价标准,严重低于供水成本,供水管理单位入不敷出。通过水价形成机制,按照供水成本重新核定了水价,终端平均水价增幅普遍达50%以上,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供水管理单位达到成本运行,灌溉保证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农田水利工程责任、监管、运行、维养四大主体均已落实,全面推动工程运行管理集约化和维修养护市场化,做到了农田水利设施“有钱管、有人管、管得好”。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

据了解,2022年7月,江西省列为全国首批7个省级水网先导区之一。请问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进展如何?

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

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

胡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江西省高质量编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共有防洪排涝减灾、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治理、水网智慧化建设等四大类57个重大项目,计划投资2300亿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门调研。建立了省级层面水网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水利、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13个部门的协调合作,统筹推进先导区建设重大事项,解决用地、环评等关键问题。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3次、开展现场调研2次。省水利厅牵头水网先导区建设,专门成立了水利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水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组建了省级水网先导区工作专班。编制了《江西省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指南》《江西省水利工程用地指南》,印发了《江西省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分工方案》,科学有序推进全省水网建设工作。同时,开展水网先行市建设先行先试,确定赣州、抚州、萍乡、九江、南昌、宜春等6个设区市为我省第一批水网先行市。通过市县联动,助力我省水利高质量发展“量”“质”双提升。

目前,已开工建设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大坳灌区、梅江灌区、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重点易涝区排涝等项目共27个,项目投资525亿元,占先导区总投资的22.8%;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乐平水利枢纽、吉泰盆地灌区、平江灌区等前期工作项目共25个,计划投资1594亿元,占先导区总投资的69.3%;开展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等研究论证项目共5个,计划投资181亿元,占先导区总投资的7.9%。其中,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乐安河已纳入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中期评估优秀。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推进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南都市报提问

江南都市报提问

江南都市报:

近年来,江西省水利科技工作持续发力突破,能否介绍下江西省在推进水利科技工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传彬

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传彬

罗传彬: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江西水利科技工作不断取得长足发展。自2018年起,连续4年有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两年有成果获国家奖培育项目立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先后获大禹奖、鲁班奖、詹天佑奖3大奖项,实现国家奖“大满贯”。2022年,江西水利科技获奖29项,为历年之最。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高位推动,“精心”谋划部署。筹资近5亿元打造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水土保持科技园、省灌溉试验基地。依托科研基地,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研”“培”并举,引进多名院士,联合培养、引进博士70余人,涌现出国家级科技人才4人、省部级科技人才10人。组建防汛抗旱、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10余个科技团队。“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省级水利科技经费1.17亿元,较“十二五”增加40%。“十四五”以来,年平均落实3300万元,创历史新高。

二是以点带面,“精准”对接争取。2022年,省水利厅联合省科技厅开展“科技+水利”立项试点,并制定“科技+水利”联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实现重大项目上升到省级层面立项。试点由省水利厅提出项目需求指南,面向全国公开竞争,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攻关,力争取得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目前,试点已累计立项18项,落实经费1800万元。

三是量身定制,“精研”策划包装。省水利厅始终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水利科普既“顶天”又“立地”,量水利高质量发展身,量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身,量科普重点人群身,擦亮水利科普品牌。打造科普原创“四宝一星”暨“水宝”“坔宝”“汛宝”“旱宝”“水文星”卡通形象。创作《节水总动员》《坔宝大救援》科普动画,“汛宝漫说”趣味长图科普漫画。编著国风插画+AR绘本《江小惜的时光旅行》,2022年,在省科技馆举办国内首个以时间轴为主线设计的《江小惜的时光旅行》节水科普主题展,获得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另外,举办“赣鄱科普大讲堂”“水利科技大讲堂”“节水大作战 等你来挑战”等科普论坛、知识竞赛活动,年均传播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

四是抓实转化,“精细”落实落地。近年来,省水利厅举办多次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邀请150家技术单位、推介1000余项先进技术产品。“十三五”以来,江西共完成水利科技项目650余项。我们形成了一大批防汛抗旱、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成果。比如,“山洪灾害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成果在水利、应急、气象等行业广泛应用。“集束可控高喷防渗墙施工技术”入选水利部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万安县等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中。此外,近年来,经省水利厅制定(修订)并发布的水利地方标准37项,团体标准13项。制定《水利枢纽库区抬田工程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标准成功应用于峡江水利枢纽库区抬田工程,保护耕地资源2.39万亩,减少外迁移民安置3.5万人。2022年,该标准获我省首届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

当前,江西省已进入汛期。请问水利部门如何保障小型水库安全度汛?

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

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

向爱农:

加强水库运行管理,保障水库安全度汛,是水利部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我省小型水库数量多,防汛任务重。截至2022年底,全省注册登记小型水库10266座。这些小型水库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西水利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坚持除病险、抓履职、严措施、治隐患、强监测,确保小型水库安全度汛。

一是除病险,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我省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坝”需除险加固的水库有1664座,其中小型病险水库1623座。按照省委、省政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更高目标,我们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进度,汛前162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外,积极落实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确保病险水库“动态清零”,为水库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抓履职,压紧压实水库安全管理责任。重任在肩,唯有责任。汛前,全省10557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五个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位。各地积极组织开展责任人的线上和线下培训,压紧压实管理责任,提升履职能力。汛期,常态化做好“五个责任人”履职检查,针对预报强降雨区域的水库,及时组织开展履职情况抽查,做好警示提醒,发现问题严肃处理,确保责任人履职到位。

三是严措施,切实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我省小型水库已全部实现工程标准化管理,10055座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已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区域集中管护、“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我们坚持以工程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督促做好水库巡视检查、日常维护和预案演练等常态化工作。加强降雨预报和洪水预警,完善调度规程和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要求病险水库原则上主汛期一律空库运行,逐库完善落实限制运用措施,备足防汛设备和物资,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治隐患,认真做好水库安全运行问题整治。今年以来,省水利厅连续组织开展“四不两直”水利综合督查、全省水库溢洪道等水利设施汛前检查、水库泄洪设施专项排查等专项行动,排查上报水库安全隐患问题1204个,已完成整改1110个,整改完成率92.2%,对暂难以整改的问题,要求做好预案,加强监测,保障运行安全。当前,我们正组织开展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排查,针对水库等水旱灾害防御重点领域,开展突出问题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抓紧整治消除隐患,坚持把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五是强监测,不断强化水库大坝安全预警预报。近年来,我省加快完善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目前,2022年度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试点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十四五”期间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水库监测平台正在逐步完善,逐步实现监测信息汇集应用,不断强化水库大坝安全的预警预报,为水库安全运行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