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报时评:调查研究要避“三先”

江报时评:调查研究要避“三先”

李松云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调查研究是各级领导干部察实情、集众智、酿良策的“磨刀”之举,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掀起了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热潮。

但也有少数人对调查研究抱有惯性思维,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被前呼后拥、周密安排,否则没有“存在感”;有的基层单位习惯于早作准备、踩点布置,否则缺乏“安全感”;有的调研情况习惯于完全掌控,结果都被预设。发现问题了吗?问题提前写在了讲话中;解决问题了吗?问题继续留在了基层。如此调研,说白了就是走过场、搞形式。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共产党人的重要法宝,要避免以下“三先”。

一避“基层先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泽东同志在赣南的寻乌调查、在延安的农村调查为我们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树立了光辉典范。上级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少数基层干部有可能心虚,担心工作没做好被批评,于是陷入“选择区块”“策划线路”“安排点位”的接待怪圈,所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必然要打折扣。调研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插现场、直奔一线,掌握的情况自然更加可靠。这也是有关部门要求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的原因,这是一种成本低、时间短、行之有效的调研方式,能有效避免弄虚作假,为基层减负;并且,还能直观地看到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工作作风;没有当地领导在场,调研者听到的群众声音更真实、发现的问题更直接,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站稳人民立场。

二避“观点先行”。心理学中有一个“定位效应”,说的是一个人自己选定的角色位置不会因其他因素影响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对某人、某事、某一现象先入为主、有了定论,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了印证结论的过程,这是十分可怕的。“第一印象”一旦在人的脑海里形成了固有思维,再去纠正,很难。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注重问题从群众中找,决策从群众中寻。在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跑遍了所有的村;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他提倡“四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为了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他倡导向老百姓搞问卷调查,并到街上去随机发放。近日,省委书记尹弘率省四套班子成员在赣州重温《寻乌调查》,明确提出“要坚持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把问题弄明白、把症结搞准确、把事情想周全,使提出的思路、制定的政策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浅尝辄止、轻易相信、匆忙下结论,是不可能触摸真相的。

三避“模式先套”。调研结束后,如何呈现至关重要。成绩尽量讲够,问题更要说透。既不能把调研报告写成“亮成果”“邀功劳”的材料,也不能作为“出冷门”“爆猛料”的秀场。好的调研报告,要不唯上,不能只盯着能否“受关注”“得批示”;要不唯书,不搞“标准答案”,不弄“经典重现”;还要不唯众,依靠众人的想法办事容易陷入“尾巴主义”,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关于怎样开展调查研究,周恩来同志有过系统思考和深刻阐述:“事物总存在内在的矛盾,要分别主次;总有几个侧面,要进行解剖。各人所处的环境总有局限性,要从多方面观察问题……”调查报告不能是“老八股”,一成不变照抄照搬;也不能成为“蜡枪头”,辞藻华丽,中看不中用。关键还是要把所知所得体现于工作、付之于实践,为最终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真正摸清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