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铸魂要坚持深化内化转化
江西
江西 > 资讯 > 正文

以学铸魂要坚持深化内化转化

曾建平 张笑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以学铸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以学铸魂,首在学深悟透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部署。理论学习作为这次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鲜明特色和高度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深化,就是要对这一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把对各领域各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片面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用好主题教育的权威教材与辅导读物逐层深入学,坚持用好新论断、新观点、新概念逐步拓展学,坚持用好学习笔记、问题台账逐条梳理学,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细照,切实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

以学铸魂,重在内化于心

主题教育是一个内心净化、思想除尘、灵魂洗涤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品格、价值理念、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内化,就是要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并将其内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运用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廓清思想困惑,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夯实筑牢共产党人信仰信念堤坝,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把对党忠诚建立在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之上,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悟这一思想蕴含的鲜明人民立场,发自内心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珍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以学铸魂,贵在转化于行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现实土壤、回应实践需求,是指引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转化,就是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涉险滩、闯难关、挑重担,不惧艰险、团结奋斗,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要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转化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问题。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与党章党规对标对表、校准偏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上。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谋划推进工作时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把好事实事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敢于斗争、勇于担当,善于运用这一思想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