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清音如何扬名破局?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清音如何扬名破局?

来源:南昌晚报

南昌清音以词韵温婉、曲调悠扬著称,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地道的南昌本土说唱曲艺。2021年,南昌清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尽管历史悠久,但南昌清音一度面临传承困境。为了更好地推广南昌清音,弘扬南昌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南昌清音传承人和政府部门通过在小学开设课后南昌清音特色班,组织专业团队参加各种展演,在高校设立南昌清音传承基地等方式,扩大南昌清音的社会影响力,提升认知度和传唱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清音如何扬名破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清音如何扬名破局?

【历史悠久】

清代道光年间大受百姓欢迎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熊莹莹老师,是南昌清音的第八代传承人,师从著名的南昌清音表演艺术家范金莲。2011年,熊莹莹从基础曲目开始学习南昌清音;2013年,熊莹莹拜入范金莲门下,成为南昌清音传承人,并系统学习南昌清音。

“南昌清音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是最地道的南昌曲艺形式。”熊莹莹说,根据《中国曲艺志·江西卷》记载,早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南昌、抚州、吉安等地即有“时新耍曲”广泛流传…… 这些“时新耍曲”可以视作南昌清音的“远流”,包括流传于本地的道情、渔鼓,对南昌清音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南昌清音在清代道光年间大受百姓欢迎。到清代末年,南昌清音有十多个班社,大户人家有喜事,都要请清音班去表演。

据介绍,1960年,江西省曲艺团成立,南昌清音和江西大鼓、宜春评话、赣州南北词等曲种一起开始进入国办专业剧团。

【曲艺特色】

运用南昌方言 旋律优美动听

熊莹莹介绍说,南昌清音音乐以明清俗曲为基础,吸收文南词,结合民歌小调,逐渐融合发展而成,旋律优美动听。南昌清音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词和唱词用的都是南昌方言,词句文雅,格调较高;说唱内容以南昌本地风貌和故事为主,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表现百姓的喜怒哀乐,是地地道道的南昌“土特产”。南昌清音具有南北交融、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词韵温婉、曲调悠扬。表演时,唱念交替,伴奏乐器一般有笛子、二胡、琵琶等。

与江西其他曲种相比,南昌清音旋律流畅,字少腔多,一字多音,以唱为主,说唱相结合。注重通俗流畅、悦耳动听。

目前,南昌清音的代表作品有《十二月想郎》《东湖十景》《今日犹闻翰墨香》《巧渡》《安安送米》《纱窗外·九连环》、《接孙孙》等。其中《今日犹闻瀚墨香》曾斩获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金奖。

【发展现状】

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大众知晓度低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昌清音的发展举步维艰,专业演员队伍匮乏,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现在,老百姓都听清音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南昌清音。

熊莹莹认为,南昌清音没有市场、没有群众基础,主要是大家对南昌清音的认知度不够,要更多地去参加各种演出,通过演出让更多人知道南昌清音,让南昌清音在演出中展现更加迷人的风采,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喜爱。

东湖区文化馆馆长郁蕾认为,目前南昌清音没有一个固定的演出场地、缺少定期性的曲艺类比赛,也是南昌清音知晓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郁蕾介绍,作为南昌清音的保护传承主体单位,近年来,东湖区文化馆成立了普查南昌清音的班子寻找老艺人,整理传统曲目,制作音像资料,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举办南昌清音演出专场。同时,该馆还在豫章小学紫金校区、阳明学校和南昌市青少年宫设立了课后南昌清音特色班,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南昌清音,学习南昌清音。“这样的特色课很受孩子们欢迎,说明南昌清音是有市场的,还需要更多推广以提高大众对南昌清音的认知度。”

【寻求破局】

守正创新,扩大社会影响力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东湖区不但在小学开设南昌清音课,还积极联合高校,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的课题。东湖区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共建,让南昌清音进高校、上课堂。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南昌清音项目成为江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南昌师范学院南昌清音项目入选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据了解,目前,南昌师范学院正以“南昌清音的发展研究”为主题,申报国家级课题。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将于今年9月份开设《南昌清音欣赏与实践》系列课程,通过教学去普及南昌清音,扩大南昌清音的社会影响,挖掘专业人才。

熊莹莹表示,南昌清音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创作作品侧重表现新风尚、新景象,创排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在贴近人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方面下功夫,编排一批大众爱看爱听的作品,要让来自南昌民间的艺术形式重新走回到普通市民中去。“要保护传承好南昌清音,就要不断出新作品,不断参加演出,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始终保持活跃的艺术生命力。”她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要积极主动地拓展网络传播,借助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培养潜在受众。“有了更多的受众,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才更有利于南昌清音的传承。”

郁蕾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保持南昌清音艺术特色的同时,需要在唱词和曲子方面加强创新,适应新时代社会和受众的需求。据介绍,为了推广南昌清音,东湖区文化馆近年也在着力培养南昌清音的专业人员,打造专业团队。由专业人员带着作品去参加各种大型的演出、展演,同时到社区、乡村进行基层巡演,提高南昌清音的认知度和传唱度。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南昌晚报·爱南昌客户端记者 熊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