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由 谭兴浩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968期:江西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对接会新闻发布会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信息采集:胡珊珊、黄子怡 提问:胡珊珊 摄像:谭兴浩、史玉琨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4月11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举行江西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对接会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志军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辛清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以下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 薛声军 摄)
徐承:
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江西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对接会即将在南昌市举办,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志军先生,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先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先生,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辛清华先生,请他们介绍对接会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郑志军先生作介绍。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志军
郑志军: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江西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高校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加快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助推“创新江西”和人才强省建设,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13个部门(单位)定于4月14日-15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江西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对接会。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科教融汇促发展 人才赋能向未来”。举办成果对接会的目的是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本届对接会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现在我介绍大会筹备和我省高校科技工作情况。
一、对接会筹备情况
本次对接会安排了开幕式、授牌、路演、论坛、展览、签约等活动。这次对接会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参会校企多。会场设置高校成果、企业需求、转移转化服务三大区,将有97所高校、56家企业参展,近20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会,参观人员预计将突破万人。参展参会学校和企业将比历届大会多。
二是推介成果精。从高校上万件成果中选出2150个新成果展示。重点推介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成果241项。其中,与我省“2+6+N”重点产业紧密相关的项目占到近60%,与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相关的项目占近20%。比如,南昌大学的“高镍/硅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体系设计及热稳定性能研究与优化”、江西师大的“寡糖植物免疫调节剂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江西理工的“高性能超细/纳米稀土钨铜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南昌航空大学的“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燃油系统研制”等成果项目。
三是对接方式活。对接会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229项。我们汇编了校企双方的供需项目,并精准、专业地介绍成果参数和企业需求描述。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开展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航空航天、农业及食品、生物医药等7场成果转化路演,有49个项目参加路演展示。这将有利于促进校企成功对接。在筹备会议的过程中,校企双方不断接洽,有意向签约交易的项目现已有近100项,交易合同额有望取得新突破。
四是展会品质高。对接会期间,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将联合举办“江西省2023年教育科技人才融汇发展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将到会作主旨报告。还邀请6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部署,深度交流探讨江西高校的新机遇、新使命和新担当。
五是展示形式新。采用VR、AR等新科技布展,形式新颖,氛围浓厚。序厅采用数字触屏布展,展示内容空前丰富,视觉美感强。设立最新科技产品实物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科技感、体验感强烈。将采取云展览、云直播、小程序、H5等宣传方式在线推介成果项目,全方面立体式呈现展会实况。
二、两年来江西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绩
江西高等教育战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单位的大力帮助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真抓实干、勇于开拓,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迈上新台阶
两年来,我省高校在人才队伍、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加速汇聚。新增两院院士2名,培养和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1名,引进博士近2000名,高校科技研究人员达到3.8万人。
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高水平学科不断增加,顶级学科实现突破。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十四五”期间,我省启动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南昌大学作为一流大学整体进行建设,另遴选42个学科建设省一流学科。两年来,我省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实现顶级学科零的突破;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由19个增加到3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47个增加到60个,并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5个。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大力推进平台建设,集聚高层次人才,保障科技创新。成功重组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各类国家级平台达到15个。此外,依托南昌大学筹建首个“江西省实验室”,联合地方政府建设3个大科学装置。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两年来,江西高校承担的研究项目层次、产出的科研成果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高校获得2021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总数的93%。两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自科基金等1964项,直接经费10亿多元。其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及其它重大专项共30项,有1个项目科研经费高达1.5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快速增长,比2020年增长了128%,达到8800余件。2021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中,由高校牵头完成的占5项。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产出了超级稻新品种、益生菌发酵果蔬技术、薄膜光伏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固废中金属高值化回收技术、退役电池拆解及回收利用等一大批有重大经济效益的成果。获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其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共226项,其中一等奖50项。
(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重要成效
不断增强成果转化服务,畅通转移转化渠道。新增一批转移转化机构,省级及以上大学科技园、转移转化基地达到33个。推广成果转化网络服务平台,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00多个。2022年,我省高校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数达3472项,同比增长62.2%,技术合同成交额43.43亿元,同比增长45.5%。其中,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实现翻番。实施科技服务“走园入企”专项行动,2022年赣州专场签约总金额达1.53亿元。
比如,江西农业大学研发的猪多肋性状的因果基因鉴别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推广至全国20多个主产省的30多家大型种猪育种场,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超30亿元。江西理工大学牵头完成的国内首条悬挂式稀土永磁磁浮轨道运输系统(“红轨”)作价1亿元在兴国落地转化,工程试验线已经竣工。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已推广应用到20多个省市200多家企业,出口美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
总的来说,高校已真正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但是,我省高校的综合科研实力还有待增强,高校科研与市场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创新的高端供给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还不够高。我们相信通过举办此次大会,将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朋友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的汇聚点。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攻关力量,大力提升成果转化率,促进更多成果在江西转化为生产力,为把江西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劲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记者朋友帮助宣传推介,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与推动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谢谢大家!
徐承:
谢谢郑书记!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人民网提问
人民网:
请问近年江西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
席宏: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供给的重要源头,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22年,我省高校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数量同比增长62.2%,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5.5%。
近年来,省科技厅着眼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转化,着力从“政策、项目、人才、平台、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引导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尤其在赣江新区和南昌大学等14家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有效激发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二是强化项目支撑,着力促进成果供给“量质双升”。积极支持全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均有意识向高校倾斜。其中,每年立项实施的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由高校牵头和参与的占80%以上。三是强化人才培养,着力激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动能。坚持与省教育厅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在项目实施中培育人才,以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目前,我省培育的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高校;通过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累计培养领军人才478人、青年人才654人,其中高校占比也达60%。四是强化平台建设,着力搭建更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科研平台。近年来,省科技厅聚焦我省高校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主动布局、大力推进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汇聚各类创新要素,为高校优秀人才、优秀团队承接国家重点项目,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强交流合作,产出优质成果,提供更好的条件基础。目前,我省重点在食品科学、猪遗传改良、核资源与环境、轨道交通、硅基LED、单糖化学合成、日用及工业陶瓷等领域,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其中高校占60%。五是强化服务支撑,着力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成果转化供需的有效对接。为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我们大力培育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区等孵化熟化载体以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强技术经纪人等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各类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16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5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8家,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7家,培训合格技术经纪人达1425人,为高校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加快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这里,特别要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的是,为着力解决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这一突出问题,在我们的大力推动下,今年初省委、省政府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扎实抓好这一文件精神的宣贯落实、落地见效,全面优化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前端、中端、后端集中发力,引导高校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式”研发,并将联合省教育厅共同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年度排行榜机制,更好地激励高校产出更多高水平可转化的科研成果,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日报提问
江西日报:
请问江西省工信厅围绕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聚焦校企合作,如何推动和引导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及产业化?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辛清华
辛清华: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省工信厅从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出发,以实施创新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一是明晰技术转化路线。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分别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明晰产业创新路线和应用转化路线。二是强化技术协同攻关。滚动编制发布《江西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引》;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了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引导省内龙头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加速突破一批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三是推进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连续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项目79项,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1.43亿元,项目总投资466亿元。支持新兴产业“增品种、提品质、扩规模”重大项目128个,累计下达扶持资金3.152亿元。实施“赣出精品”工程,培育和推广应用“赣出精品”255项,近三年认定省优秀新产品495项,开发新产品1200余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校企合作的成果。四是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载体建设。依托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全省共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16家、企业技术中心646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6家,以及一批“双创”载体,有力地聚集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对接转化。充分利用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工业设计大赛、“创客中国”大赛等平台,推介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在赣加快落地转化。
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统将聚焦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以实施创新项目为抓手,谋划布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着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努力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一是强载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占比,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双创”载体。二是攻难点。围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产业协同创新,落实首台(套)、首批次和首版次等政策,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零部件)、重要基础材料等自主可控。三是促转化。大力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省级新产品研发等专项,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移转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凤凰网提问
凤凰网:
请问江西省在推动高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
曹伴好: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江西省教育厅一直重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主动融入地方、主动服务江西发展。近年,我们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推出了十项举措。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动一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实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建设一批紧扣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设立一批研究生工作站,实施产教融合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从高校选派一批科技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或科技特派员,开展高校科技服务“走园入企”专项行动,等等。目前,全省高校建设产业学院80所、研究生工作站312个、协同创新研究院47个、科技小院30个;聘任产业教授214名、产业导师117名、产教融合专项研究生导师276名;面向社会需求调整专业486个。
同时,我们推动加大高校研发投入,省“十四五”期间“双一流”建设投入60亿元,全省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2020年的20.4亿,增长到2022年的34.8亿元,增长70.8%。我们大力引导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六个江西”建设。江西高校在LED芯片、种猪繁育、粮食安全、中医药、有色金属、航空、陶瓷及VR产业等领域作了重要贡献。比如,南昌大学助推“南昌光谷”建设,帮助该市LED芯片产能跃居全球前三,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年产值超30亿元。江西师范大学助力上饶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大数据产业基地”。江西农业大学研发的水稻新品种年推广面积达500余万亩,年创社会经济效益超20亿元。江西财经大学助力南昌打造“世界VR之都”。江西理工大学服务鹰潭打造万亿级有色金属产业核心区。南昌航空大学助力江西航空战略新兴产业和南昌航空科创城建设。江西中医药大学服务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带动了中医药产业发展。
我们还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建设了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成十大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积极助力VR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成功承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个赛项。
我们将继续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力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开展有明确目标、有实际需求、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提高成果产出质量。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扶助大学科技园、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转移转化的能力。继续抓实、落地十项举措,加快引导建立一批兼具研发、转化、孵化等功能,能有效嵌入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为产业赋能,为成果转移转化助力。遴选一批产教融合型专业,增设产教融合专业专项招生计划。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管理改革,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产业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收益分配和奖励机制,激发创新动能、增强转化动力。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