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均由 省政府网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957期:《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新闻发布会
【直播团队】
总监制:苏越 直播统筹:李梦丽 信息采集:胡珊珊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2月21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科技厅联合举办《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介绍《方案》的有关情况,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刘建华,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爱群,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樊千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处长刘清梅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日印发,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先生,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先生,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刘建华先生,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爱群女士,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樊千根先生,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处长刘清梅女士,请他们介绍《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席宏先生作介绍。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
席宏:
感谢大家对科技创新事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自觉行动,推动《方案》落地见效必将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加速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开花、结果,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下面,我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一下《方案》的有关情况。
一、《方案》出台背景及主要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谋划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力和科技生产力。近年来,我省重点围绕“政策、机制、平台、队伍、活动”一体化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度,全省技术合同登记总量10255项,合同成交总额758.23亿元;科技成果登记1705项,实现产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有519项,占总量的30.44%。深入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在14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赣江新区等试点单位为460余项科技成果赋权。但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还存在很多短板,比如,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高质量成果供给缺乏,成果中试熟化平台质量不高,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不强,多元化资本投入不足等。面对这些短板和问题,省委、省政府系统谋划,整体布局,深入贯彻国家创新政策要求,参考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结合江西特色优势,制定出台了《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经1月17日新一届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
总的来看,《方案》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强化政策协同,提升执行效力。《方案》深入贯彻国家及我省科技领域相关法规要求,加强与省直部门创新政策协同,结合江西实际,解决现实难题,谋划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切实提升政策执行效力。二是强化综合施策,激发创新活力。《方案》强化政府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良好环境,持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能与活力。三是强化多链融合,汇聚强大合力。《方案》建立完善创新要素融合贯通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环环相扣。发挥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服务机构等主体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目标协同、资源配置、任务推进等方面形成高效合力。
二、《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与实施保障三大部分。
在总体要求中,一是明确了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市场主导、坚持政府引导、坚持协同联动、坚持多链融合。二是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量化目标,提出了:至2025年,全省优化组建市场化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0家以上,建设省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家以上;培养职业化技术经纪人总量达230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经纪人占比达到5%以上;实施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60项以上,取得产业关键产品或设备100项以上;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基金规模达5亿元。推动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保持25%以上增幅,2025年当年达到1000亿元规模。实现主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指标持续提升,推动产业链价值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在重点任务中,从提升前端供给质量、强化中端服务保障、推动后端落地见效等三个环节,全链条谋划部署了12项工作举措。
一是夯实基础,提升成果产业化前端供给质量。包括建立需求导向的科研组织方式、发挥创新联合体精准攻关作用、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等3项。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化绩效为目标的科技项目立项组织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端研发平台,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式”研发,实施企业需求类“揭榜挂帅”重大研发专项项目等,从源头上提升成果供给质量。支持引导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链供应链瓶颈问题,形成攻关任务清单,每年实施一批研发项目,形成“补链强链”技术群。对科技项目、研发平台、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奖励实行分类评价,把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绩效目标作为核心要求,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机制。
二是多元协同,强化成果产业化中端服务保障。包括建立高标准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及人才培育、促进中试熟化平台载体能级提升、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开放合作、丰富科技金融支持成果转化方式、落实成果转化人员交流与激励举措等6项。创新科技成果交易模式,打造“赣拍”成果拍卖品牌。优化提升一批高水平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造一批技术转移专业队伍,探索技术经纪人专业职称制度。强化市场化运营,优化提升平台载体服务功能,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中试平台的绩效激励。利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等活动,加大省外重大科技成果引进和产业化力度。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设立科技支行、开发融资产品、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等方式,拓宽成果产业化融资渠道。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机制,交叉担任“科技副总”“创业导师”“产业教授”等职务。加大职务成果转化激励力度,推动落实尽职免责清单制度,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创新、离岗创办企业。
三是营造环境,推动成果产业化后端落地见效。包括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大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畅通科技创新产品产业化上市渠道等3项。加强财政和基金投入,实施一批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的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企业落地产业化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企业购买成果实施产业化的,按技术交易额给予一定补助。对我省企业实施成果产业化生产的产品,实行首购制度,或者给予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与电商直播业态融合,打通成果走向市场的“最后一环节”。
在组织与实施保障中,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跟踪督促、加大典型宣传等三个方面夯实保障措施,提出了成立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推进会议,协调解决成果产业化重大事项,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方案》是我省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线图与施工图,为今后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路径。各地各部门将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方案》重点目标任务,聚焦成果转化链条的前、中、后环节,协同推进,狠抓落实。
一是聚焦成果转化前端,打好源头供给“升级战”,着力推动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与重点产业紧密衔接,引导高校院所面向市场“做科研、出成果”,增加高质量高价值科技成果供给。
二是聚焦成果转化中端,打好中间服务“协同战”,着力推进成果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熟化孵化等能力建设,落实成果转化团队的收益激励和免责清单,打消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的思想顾虑。
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后端,打好应用主体“扩容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抓科技成果转化,多措并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让“科研之花”快速结出“产业之果”。
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中央省市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帮助宣传推介,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与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谢谢大家!
徐承:
谢谢席厅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光明日报提问
光明日报:
请问江西省发改委在统筹资源、汇聚要素,加快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方面,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围绕实施方案工作目标,下一步如何谋划推动?
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樊千根
樊千根:
感谢您的提问。我委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方案》要求,与有关部门一起协同推动相关工作,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努力使科技创新的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一是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截至目前,我省已争取到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4个。去年,国家中药先进制造和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已成功落地赣江新区。近年来,加强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工作,已培育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33个和第一、三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4个。各类创新平台面向产业主战场,着力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取得突破。下一步,我委将重点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优势,继续培育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以应用场景为依托,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大力实施“全景江西”建设工程,组织召开“全景江西”应用场景发布推介会,2022年遴选发布两批省级“机会清单”“产品清单”各400个,覆盖政务服务、智能制造、数字文旅等17个领域,一批场景建设需求得到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我委筛选出30个示范项目,将给予适当的项目资金支持并积极向全省推介推广。今年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抓实抓好这项工作,更好发挥应用场景带动作用。
三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近三年,在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安排3.77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创新能力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300多个重大项目,其中不少属于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今年我们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产业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在项目遴选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助推一批重大技术成果落地。
四是以创新创业为动力,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出台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双创”示范基地,累计培育赣江新区、陶溪川2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75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每年与各地各部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赛事,近三年累计举办近6000场次,为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和“撮合”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牵头抓好创新创业有关工作,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促进各类主体迸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上面提到的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创新项目、创新赛事等,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申报。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科技日报提问
科技日报:
请问江西省教育厅,近年来江西省高校在产生原始创新成果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围绕落实实施方案,江西省高校下一步将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
刘小强: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投入巨资实施了以“双一流”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大项目,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建设了一批重大科研平台,研发投入增长迅猛,科研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这里给你列举几个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变化。一是,2022年,我省高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0项,占全省总数的95%(其中获国家杰青项目1项,国家优青项目6项);二是,2021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全省高校获奖数量占全部获奖数的65%,其中自然科学奖占比93%。三是,2022年我省高校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每个项目经费均超千万元。近年来,我省高校学者还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Science》《Nature》频频发表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省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明显进步。
在重视科研产出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省教育厅会同省科技厅出台了推动高校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举措、开展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使用权试点、推出了科技项目“包干制”试点改革。同时,定期举办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搭建“校企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开展高校“走园入企”服务专项行动,这些改革举措和专项活动推动我省高校大量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移转化。比如,南昌大学的硅基LED发光材料、益生菌发酵果蔬技术,江西农业大学的“中芯一号”种猪育种芯片、双季超级稻新品种,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制备技术,江西理工大学的稀土和有色金属关键技术等科研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昌大学自主研发的发光新材料实现产业化,年产值超30亿元,南昌市LED芯片产能已跃居全球前三,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江西农业大学研发的猪多肋性状因果基因鉴别技术,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多家大型种猪育种场,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超30亿元。)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为我省高校进一步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撑。我们将推动高校认真落实《实施方案》,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重点是引导高校面向需求搞科研、面向市场促转化,积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按照“四个面向”要求,承接大任务、建设大平台、搭建大团队,以“四跨一导向”为原则,联合行业、企业组建一批协同创新研究院,将研究活动嵌入企业的需求,缩短成果转化距离,多产出可转化的科研成果。同时,大力开展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专项行动,引导高校积极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
请问江西省工信厅围绕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聚焦实施方案,如何推动和引导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及产业化?
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爱群
黄爱群: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工信厅从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出发,以实施创新项目为抓手,着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是确定技术转化路线。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和省领导挂帅的重点产业链,分别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明晰产业创新路线和应用转化路线。二是强化技术协同攻关。滚动编制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引》;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20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推动突破一批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三是推进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连续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累计安排资金21.43亿元扶持79个项目、其中重点骨干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466亿元,达产达标后预计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1166.44亿元、新增利税185.08亿元。支持新兴产业“增品种、提品质、扩规模”重大项目128个,累计下达扶持资金3.152亿元。实施“赣出精品”工程,培育和推广应用“赣出精品”255项,近三年认定省优秀新产品495项,开发江西省新产品1200余项,新产品新增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左右。四是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9家、企业技术中心646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6家和一批“双创”载体,有力地聚集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对接转化。充分利用世界VR产业大会、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工业设计大赛、“创客中国”大赛等平台,引育和推介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在赣加快落地转化。五是落实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政策引导扶持。印发《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若干意见》,连续编制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等推广应用目录,累计推动157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72个首批次新材料和6个首版次软件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落实首台(套)保险补偿762万元、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1888万元,带动新设备销售近10亿元、新材料销售6.5亿元。
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统将按照《方案》部署,聚焦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以实施创新项目为抓手,谋划布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着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努力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一是强载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引导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投向创新,大幅提高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占比,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双创”载体。二是攻难点。围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产业协同创新,落实首台(套)、首批次和首版次等政策,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零部件)、重要基础材料等自主可控。三是促转化。大力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省级新产品研发等专项,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不断培育和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移转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电台提问
江西电台:
请问江西省科技厅如何有效发挥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等在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中间桥梁作用?如何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内生活力与创新潜能,加速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处长刘清梅
刘清梅:
感谢您的提问。我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作为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桥梁”,在促进科技商品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省科技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端服务上,持续发力:一是探索“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模式,建设了“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服务平台,并配套出台了《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交易补助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创新主体通过“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进行技术交易。2022年,全省网上技术合同交易330项,补助资金1118万元,撬动线上技术交易近5亿元。二是积极支持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转移转化活动,对利用“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交”服务平台进行交易的成果买方和卖方分别按技术交易额的2.5%、1.5%给予补助外,并对促成在省内交易的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按实际技术交易额的1%进行补助,单个项目补助可高达10万元,同一机构每年度补助总额可高达30万元。现我省累计建有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7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2家。三是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对技术经纪人培训机构,按照实际培训合格人数,以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截至2022年底,我省累计培训合格技术经纪人1425人。
为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在技术转移体系中间桥梁作用,补齐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中端服务能力短板,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推进成果转化工作:一是建设完善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江西省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移转化运营平台、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使平台更好地发挥成果登记、查询、筛选、对接、洽谈等服务功能;二是优化提升一批高水平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定期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绩效评价,业绩优秀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的项目建设经费支持;三是积极探索技术经纪专业职称制度,畅通技术转移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同时,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与技术经纪人排行榜激励机制,每两年发布一次排行榜,提升转移转化中介服务能力。
现在我来回答您第二个问题。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针对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等难点痛点,省科技厅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8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的工作方案》,在赣江新区和南昌大学等14家高校、院所进行赋权改革试点,建立赋权转化的免责机制。在政策的激励下,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和潜能,加速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行“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排行榜机制”,扩大职务科技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加大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鼓励项目承担单位从成果转移转化所获净收入、股份或出资比例中提取60%-95%奖励给研发团队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团队。积极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机制,支持高校、院所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从企业选派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到高校、院所担任“创业导师”“产业教授”,打通产教融合人才互用渠道。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香港商报提问
香港商报:
请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促进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取得哪些特色成效?下一步,结合实施方案部署重点任务,有哪些具体工作举措?
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刘建华
刘建华: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35年)》,聚焦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有力支撑了创新江西建设和双“一号工程”实施。
一是实施专利转化专项,知识产权高效流转不断提速。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实施《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建成“全省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平台”,依托南昌大学等高校建立校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举办了一系列专利成果对接服务活动。2022年,全省专利出让和受让次数合计达12572次,专利许可和被许可次数合计达510次,在全国排名第14位。可以说,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有力促进了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创新活力加速释放。近年来,评选出江西省专利奖40项,获奖项目累计新增销售收入538亿元,新增利润81亿元,新增出口14亿元。已启动第五届江西省专利奖评审组织工作,经向人社部请示同意,增设10项“江西省专利转化运用奖”。全国第10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国稀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江西。围绕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立项支持建设30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1个金融联盟。
三是强化金融创新,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市场主体。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快速推进,2022年全省共实现专利质押登记85.67亿元,同比增长111.26%,企业受益面和普惠金融占比进一步提升。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稀土钨产业链专精特新知识产权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落地赣州,将发行总额10亿元、首期规模2亿元期限3年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按照《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全面建设“创新江西”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一是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提高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水平,有序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增值服务。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推进稀土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促进知识产权交易、许可、流转和转移转化。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加强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指导,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混合质押、保险等金融产品和项目。
二是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推动专利导航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重点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虚拟现实(VR)等数字经济产业建立专利导航服务产业发展决策机制,布局建设一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构建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专利协同运用体系。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等专利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移转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