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党的二十大江西省代表团代表们热议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党的二十大江西省代表团代表们热议

江西日报首席记者 万仁辉

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前程。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直抵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赋予了赣鄱大地独特的文化气质,形成了璀璨夺目的赣风鄱韵。连日来,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江西省代表团的代表们开启了一场“热议连线”。

高擎真理火炬,方能洞见前路。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鲜明宣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让代表们深切感受到了真理的伟力、奋进的力量。

大家一致认为,思想之意义,在于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报告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全面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核心观点和科学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大家纷纷表示,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江西,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赣鄱儿女勠力同心、奋勇前行。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读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一句时,党的二十大代表、萍乡市安源区委书记李水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100年前,轰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近年来,安源区坚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在保护利用、融合发展、铸魂育人等方面下功夫,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丰富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加大红色教育培训力度,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红色基因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李水清说。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对于党的二十大代表、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东湖供电中心高级营销管理师周海萍来说,志愿者是她在工作之外的另一个身份。从主动学习手语帮助困难群体,到成立海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再到在江西各地建成111家“海萍希望书屋”,圆贫困孩子的读书梦,周海萍在公益之路上步履不停,用心传递着温暖。2019年,中央文明办授予周海萍“中国好人”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周海萍说,接下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继续积极履行一名公益人的职责,带领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活动,充分展现新时代志愿者的风采。

回望非凡十年,我省立足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牵引,促进老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奏响了开创新时代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的“大合唱”。展望美好未来,让我们劈波斩浪再出发,再现江西历史文化荣光,再创江西文化辉煌,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凝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