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876期:【江西这十年】省住建厅党组书记李绪先发布住房城乡建设新闻
【直播团队】
总监制:毛宁 直播统筹:李梦丽 摄像:谭兴浩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8月23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联合召开“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专题)。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有关情况。省住建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洪涛,省住建厅副厅长李道鹏,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海涛,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春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宜华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宜华(文颖 摄)
王宜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举行系列发布会第八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先生,省住建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洪涛先生,副厅长李道鹏先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海涛先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春华先生,请他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先请卢天锡厅长作介绍。
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文颖 摄)
卢天锡: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住建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各新闻媒体和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西住建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过去十年江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情况。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勇毅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江西住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十年。十年来,全省住建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住建部的支持指导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省住建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十年,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质实现历史性提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特别是紧紧抓住部省共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重大机遇,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示范省建设,持续治顽疾、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探索了一条城市高质量发展“江西模式”。城市顽疾有效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整治“脏乱堵”“垃圾围城”“城市看海”等“城市病”。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垃圾焚烧处理设施3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3.365万吨,设区市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有力破解“垃圾围城”。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行动,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13.85和27.75个百分点,设区市城市建成区33个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推进海绵城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低洼易涝点整治,基本告别“城市看海”,海绵城市建设被评为“成效第一档”的七个省份之一,萍乡市连续三年获全国海绵城市考核第一名。实施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行动,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路划一批、共享一批的方式,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60余万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推进“厕所革命”,城镇环卫公厕由3382座增加到8389座,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查找方便、管理有效、如厕文明”目标,群众“方便”更方便了。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5.7%上升到2021年的61.5%,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078平方公里增长到1733平方公里。城市高架、过江隧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从无到有”,实现从“零的突破”到“多的裂变”。城市、县城供水普及率分别提高1.5和4.7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分别提高4.4和16.4个百分点,城市生活燃料由液化石油气为主改为管道天然气为主。城市品位日益彰显。大力挖掘城市资源禀赋、人文底蕴、因城施策、塑造特色,赣鄱文化有力彰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园绿地,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均全国第二,是率先在全国实现设区市全部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省份。瑞金、抚州、九江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达到6座、省级6座,公布历史文化街区75片,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了城市记忆。景德镇推进城市“双修”试点被誉为打造了城市“双修”3.0版,重塑了千年瓷都风彩。
——这十年,我们坚持安居惠民,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善。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困难群众圆梦安居。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力度,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十年来,改造各类棚户区195.9万套,50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棚改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改造老旧小区4531个,惠及群众136.58万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2.99万套,每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万户左右,250多万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35万套(间),投入使用1.19万套(间)。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40.1、47.61平方米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50.5、64.6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4.96平方米,为全国最高,是全国唯一人均面积突破50平方米的省份。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1年归集、贷款资金总额分别是2012年的3.9和4.3倍,有力保障缴存职工住房需求。居住品质明显提升。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出台指导意见,推行奖补政策,解决了过去“想装装不了”“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已加装电梯2700余台,有力缓解“上下楼难”。大力推进高品质智慧社区、完整居住社区、绿色社区和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发展全装修成品住宅,推进直饮水系统建设,实施全龄友好行动,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美好。
——这十年,我们坚持城乡统筹,村镇面貌实现历史性变样。村容村貌美不美,关系百姓生活好不好。我们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开展美丽乡镇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有新房、有新村、有新貌”。住房安全保障有力。十年改造108.8万户农村危房,其中2016年脱贫攻坚以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农村危房16.7万户,80.57万户建档立卡户全部确认为住房安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同时,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群众住房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厅村镇建设处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清扫保洁市场化、分类减量资源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前2年通过国检验收,且连续两年以100%的合格率通过住建部暗访核验。599个建制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处理能力45.5万吨/天。持续加强农房风貌管控,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乡村风貌明显提升。深入实施美丽乡镇建设“一深化、三提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1330个乡镇功能品质,让乡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历史文化接续传承。省级层面在全国率先编制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规划。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列全国第四,国家级传统村落343个,列全国第八,登记挂牌的传统建筑2万余栋。
——这十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建造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在促进经济、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坚持以房地产建筑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大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全省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建造实力大幅增强。建筑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73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763亿元,在全国排位由第19位前移至第13位,年均增速超过1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筑业企业由3945家增长到2.4万余家,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由1家增长到24家,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建造方式加速转变。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9600万平方米,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江西成为全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省,赣州、抚州列入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8家企业、1个园区列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造水平不断提升。十年来省内获国家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35项(含境外项目5项),创“杜鹃花奖”233项、省优良工程奖661项,建筑施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江西建造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这十年,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住建活力实现历史性迸发。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坚持把“一号改革工程”作为新时代江西住建改革发展的长远之策、制胜之道,用足用好改革创新“关键招”,住建领域改革创新多点突破、亮点纷呈。项目审批“化繁为简”。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施工图审查改革,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00余项精简至79项,全流程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0多天压缩至2021年平均52个工作日,最短18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度全国第八。群众办事“智慧便捷”。坚持放到底、管到位、服到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江西住建云”平台建成上线,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次不跑”网上办,简单变更事项实现“智慧审批”秒办结,企业资质证书和个人证书全面实行电子证书,我厅成为唯一实现资质证书信息“自动抓取”的省级主管部门。我省依托“赣服通”打造智慧公积金的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优秀案例。内生动力“全面激发”。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改革等,深化自我革命,释放发展潜能。省住建厅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等“国字号”荣誉。
回顾十年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江西住建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都是全省各级住建部门和广大住建干部上下同心、矢志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热切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住建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对表“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政策举措、更深的为民情怀、更严的工作作风,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谱新篇,不断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宜华:
谢谢卢厅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城市报提问(文颖 摄)
中国城市报:
这十年来,江西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过15%,年度总产值即将跨过万亿元大关,请问江西省住建厅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住建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洪涛(文颖 摄)
李洪涛: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先后出台建筑业发展的多个政策性文件,积极支持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建筑业为全省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十年来,我省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过15%,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8%左右,建筑业入库税收占全省总税收收入的8%左右,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6%左右。今年上半年,我省积极应对疫情和外部形势超预期冲击,实现建筑业总产值达431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列全国第7位,预计今年将突破一万亿元。省住建厅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房地产建筑业作为全省14个重点产业之一,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担任链长,着力贯通供应链、延伸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我省确定了三批共53家重点联系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的99个问题纳入链长制问题清单,实行跟踪办理。在链长制推动下,全省共有26家建筑业企业进入江西民营企业100强,6家企业入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我省上榜企业数列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
二是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我省切实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制定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赣州市、抚州市获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全省8家企业、1个园区列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8家企业、高校和园区被评为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9600万平方米,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由2012年的1家增长至24家,新增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342家,18个研究项目列入住建部科学技术计划,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三是大力整治建筑市场乱象。江西建筑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取得显著成绩,但建筑市场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建筑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省住建厅下大力气开展建筑市场乱象专项整治,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先后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筑市场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越扎越紧。103家在赣国企央企自愿签署承诺书,主动承诺不参与建筑市场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审计厅等部门积极支持,建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联动机制,推动形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共建共治治理格局。省住建厅分三批共公布33起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发挥了重要的警示作用。
江西日报提问(文颖 摄)
江西日报:
江西省住建厅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主管部门,请问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政策有什么变化?下一步将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住建厅副厅长李道鹏(文颖 摄)
李道鹏: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重点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厅秉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带领全住建系统和乡村基层干部、专业技术骨干10万多人坚决打赢脱贫安居攻坚战。十年间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165.6亿元,改造108.8万户农村危房,其中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农村危房16.7万户,80.5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全部得到确认,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我厅村镇建设处也代表全厅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2021年,为继续巩固农村危房改造成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继续在农村地区实行贫困人群危房改造,政策总体保持一致。我们在全省建立了农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实行月巡季报制度,确保贫困人群住房安全得到持续保障。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二年,全省共摸排3385户改造任务。截至7月底,已全面开工。上半年,对全省农村低收入群体125万余户进行全面动态监测,共监测确认危房1127户,现已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十年来,在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精心谋划。每年根据国家政策,协调省直有关单位精心研究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改造任务、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改造要求,配套出台相关技术标准,保障工作实施。
二是精准识别。严把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必须是经济困难、住房危险的农户标准。通过建立“三级筛查、三部门联审、两榜公示”的工作机制,确保危房改造对象的认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分类施策。根据各地的实际和条件,我们分类施策,通过采取维修加固、拆旧建新、兜底保障、盘活利用集体公房、幸福大院安置、发动亲属帮扶等多种方式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
四是资金保障。十年间共投入财政资金165.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91.4亿元,省级资金49.44亿元、地方兜底资金24.76亿元,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新建房屋每户不低于2万元、维修加固房屋每户不低于5000元。
五是保证质量。组织设计并推广免费农房图集,开展工匠培训;连续多年开展送技术下乡服务,对全省实行危房鉴定、改造施工等环节的技术帮扶全覆盖;强化危房改造质量监管,实行建房全过程巡查和竣工验收,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六是严格监管。每年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省级考核验收和绩效评价。实行常态化实地督导,厅领导亲自带队开展高频次、不定期的暗访调研,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看实情、督进度、保质量。
七是动态监测。2021年起,为实现危房改造政策有效衔接,确保农村贫困人群住房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鉴定、及时消除隐患,我厅指导组织各地建立了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工作,做到村村有台账、户户有监测,将动态监测确认的危房及时纳入改造计划,不断巩固住房安全保障成效。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深化技术下乡服务,持续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提问(文颖 摄)
江西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住房保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请问十年来江西省在改善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海涛(文颖 摄)
王海涛: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年来,全省住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十年,是我省住房保障体系得到前所未有显著完善的十年,是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前所未有显著改善的十年。我省住房保障工作先后3次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十年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聚焦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持续加大公租房建设,着力提升保基本兜底线能力。十年来,投资740亿元,建设公租房52.99万套,是2012年以前累计建设公租房总量的2倍多,同时,每年还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万户左右。通过公租房实物配租和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两种方式,解决了城镇有户籍和办理了城镇居住证、在城市没有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的城镇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全省250多万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第二,我们聚焦居住在城镇破旧棚户区的群众,持续大力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十年来,投资6409亿元,改造各类棚户区195.9万套,是2012年以前棚户区改造总量的5倍多,改造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通过对住房安全隐患多、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垦棚户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全省50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消除了住房安全隐患,补齐了城市功能短板,城市公共服务更加均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棚改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有品质的住房。
第三,我们聚焦居住在城镇老旧小区的群众,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这项工作是从2019年开始,重点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镇老旧小区进行大规模改造。三年多时间投资350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531个,占全省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总量70%,惠及群众136.58万户。改造后的城镇老旧小区设施齐了、功能全了、车位多了、环境美了,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第四,我们聚焦城市新市民青年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解决他们阶段性住房困难。新市民、青年人在城市工作生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住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从2021年开始,我们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以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为重点,不设收入门槛,着力解决在城市中无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尤其是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新毕业大学生等阶段性住房困难。目前,全省已经有9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完成投资88.9亿元,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35万套(间),投入使用1.19万套(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快递小哥、网络主播、工业园区上班的青年人住上了比市场价低但品质、条件更好的租赁住房。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和着力点是将住房保障体系织得更密更牢,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有品质、环境好的住房,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升公租房保障水平。“十四五”期间,将工作重点从新建公租房转向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居住在公租房的70多万户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服务,住得更舒适、更安心。二是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将改造各类棚户区38.95万套,让目前仍然居住在棚户区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住上新房。三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并逐步将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改造,累计改造6243个小区,惠及160.87万户群众。四是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期间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9.82万套(间),让更多进入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能够住上价格低、品质好的租赁住房,让他们租得稳、租得好,努力实现全省城镇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江南都市报提问(文颖 摄)
江南都市报:
近年来,江西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全省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问江西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春华(文颖 摄)
熊春华:
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在全省部署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按照“一年有提升、两年上台阶、三年进一流”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治脏、治乱、治堵、功能修补、生态修复、特色彰显、亮化美化、治理创新”八大行动,持续“治顽疾、补短板”,加快“强功能、提品质”,江西的城市面貌、形象、品位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多项发展指标跻身全国前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全国第2,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评为“成效第一档”的七个省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6座;新增全国文明城市6座,国家卫生城市(县城)24个,排名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城市综合承载力、创新实力、消费活力大幅增强,助力江西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8位上升至15位,有力支撑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我省创新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得到了国家部委的高度肯定,时任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同志批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住建部发文向全国推广。基于我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的良好基础和成效,2021年3月,住建部将江西列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全国城市体检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自部省共建以来,我省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形成以城市体检评估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江西模式”。同时,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强省会”战略,充分发挥省会在引领全省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先锋表率作用,全国首创“部省市”共同调研编制和组织实施《南昌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方案》,全力支持推动《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加快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以南昌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全省城市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战略部署,按照《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有关工作要求和既定目标,重点聚焦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建设要求,巩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发展成效,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以城市体检评估为路径、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功能品质提升为目标”“三位一体”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进一步提升“舒适宜居、安全韧性、创新智慧、低碳绿色、特色人文、便捷出行、空间魅力、多元包容、市井活力、精细管理”十大品质,建设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人民满意城市。
王宜华: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