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安源区高坑镇第一书记“治水”记
江西
江西 > 萍乡 > 正文

萍乡安源区高坑镇第一书记“治水”记

树林群蝉齐鸣,田野百鸟展翅。

8月10日,天气炎热,安源区高坑镇茶园村第一书记苏健钧来到村里,现场了解“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铺设进度。他说:“确保村民饮用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一件民生大事。让村民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是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民生为首 驻村书记的帮扶理念

苏健钧今年39岁,是萍乡安源区水利局的一名副科级干部。2019年8月,根据组织安排,苏健钧担任茶园村驻村第一书记。

茶园村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与芦溪县芦溪镇葛溪村搭界,是安源区较为偏远的行政村。该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74人,当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共计106人。2020年底,所有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

萍乡安源区高坑镇第一书记“治水”记

2021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茶园村列入江西省“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苏健钧继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兼任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职务。

水是生命之源,建设美丽乡村,当以民生为首。苏健钧来自水利部门,长期与水打交道。“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的第四道保障,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效方法。”苏健钧说。

首战告捷 一年节省成本20万

苏健钧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前,茶园村日常用水一直是采取水泵增压直供方式,将饮用水送至村民家里。这种方式供水水质既得不到保证,电费和管网的维护费用开支也居高不下,一年高达28万元之多。

2019年9月,苏健钧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二个月,作为一名来自水利部门的帮扶干部,他打算将水泵增压直供改造为过滤后自然增压,这样便可节省大量电费和管网维护费,以此减轻村集体供水带来的经济压力。

苏健钧说:“自然增压须在高处的山头修建清水塔,并将水源地水引入清水塔,然后将清水塔水进入过滤设备,过完滤后进入净水塔,最后净水塔饮用水顺流而下,引入村民家里。自然增压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效节约供水成本,达到减轻村里开支的目的。”

萍乡安源区高坑镇第一书记“治水”记

为尽快实现目标,苏健钧顶着烈日,爬遍附近所有山头,见惯了山中毒蛇吐信,多次摔倒在灌木丛林之中,最后在一处海拔较高的山头上确定选址位置。随后,苏健钧开始组织人员平整土地,采购净水设备,铺设引水管道……

2020年8月,经过一年的“治水”,茶园村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村民们喝上了自然增压的山泉水。

粗略核算发现,水泵增压改为自然增压后,茶园村一年的供水成本仅8万元,合计节省成本20万元。

二次治水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通过自然增压供水,虽然节省了大量成本,但如果遇上枯水季节,可能导致村民用水紧张,影响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安全性。若要真正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萍乡城区居民饮用水来自“高山出平湖”的山口岩水库,该水库的水质清澈甘甜,是当地最为优质的山泉水。

苏健钧说,只有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村民们才能喝上真正的山泉水。

2021年5月,茶园村启动“二次治水”,苏健钧一边跑项目资金,一边主动对接区水利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经过5个月的忙碌,2021年10月,在安源区委区政府和区水利局、供水企业的努力和支持下,“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正式在茶园村启动,8公里的城区供水主管接到了茶园村交界处。

茶园村“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扫尾工程正在有序进行,预计今年10月,该村所有村民可以喝上来自山口岩水库的优质山泉水。

建功立业 美丽乡村宛如画卷

因为帮扶深入人心,改善民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获得了村民大力支持,村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美丽村庄建设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投资1400万元的320国道至茶园村公路正在修建,该公路今年5月动工,路面宽8米,全长2.38公里,预计今年9月可以竣工通车。该公路的修建,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可以有效破解村里的交通瓶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前期流转耕地1000亩,林地150亩,用于村级农业合作社种植水稻和脐橙;新增粮食加工厂一家,可年加工100万斤大米,解决脱贫户和农户就业,同时可为村级集体收益每年新增50万元以上;总投资3000万元的苗圃项目在村里落地,该项目可解决百余农户就业,有望新增村级集体经济10万以上。

——投资1200万的美丽村庄建设点涉及到6个小组155户,目前已有60户农户完成房相改造,茶园湖周边景点节点正按规划有条不紊建设中……

灰白的村舍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穿村而过的沥青公路,曲径通幽的游步道,设施齐全的村级广场,水波粼粼的人工湖,让茶园村形成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引来周边游客流连忘返。(来源;安源区委宣传部 作者:李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