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断料导致“猪吃猪” 养3000头饿死500头
江西
江西 > 产经 > 监督 > 正文

正邦科技断料导致“猪吃猪” 养3000头饿死500头

“昨晚又饿死了4头猪,管理人员来拍照片了!”7月26日,正邦科技(002157.SZ)广西桂林的生猪代养户陈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7月25日一大早,陈勇刚清理掉5头饿死的猪。等他发现时,饿得不行的猪只正在疯狂啃咬死猪。

7月23日,“断料致猪吃猪”事件曝光,正邦科技推上舆论风口。7月25日,正邦科技市值一日蒸发13亿元。同日,正邦科技声明:受6月猪价低迷及疫情因素影响,公司资金相对紧张,因物流配送与饲料厂的协调问题导致少部分区域出现了偶发性断料现象,该小范围的断料情况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不同于大规模工业化自繁自养,正邦科技通常采用与代养户紧密合作的代养模式:由正邦科技提供猪苗、饲料、药物、疫苗等物料,代养户缴纳押金获得猪苗,提供养殖场地、设施与劳动力饲养生猪。生猪出栏售出后,双方按约定结款和退还押金。

多名正邦代养户质疑正邦科技声明的真实性。5月起,代养户频繁遭遇断料,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不少代养户还反映,他们长期面临结款拖欠、押金难退、不提供猪苗等问题。

陈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猪场断料三天后,终于在7月26日收到9吨饲料,“明明是两天的量,当地服务部主任却要求控料,喂一个星期。”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正邦科技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断料相关问题以官方公告为准。对拖欠代养户结款等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近两年生猪行情低迷,公司为此实行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代养户养殖绩效和出栏生猪审核较以往更加严格,所以出现代养户结款拖欠、押金难退等情况。他强调,“只要代养猪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且已正常销售,公司一定会把结算款和押金给代养户。”

饲料供应不稳,猪只频繁饿死

再过两天,陈勇代养的这批猪就满百天了,但它们的体型小得可怜。

“1600多头猪,平均下来每头不到60斤,有些一只手就能拎得起来。”陈勇称,“正常喂养的话,一头猪少说也得有100斤。”

他介绍,代养初期,每周送料一次,每次20吨,“猪长大了,变成三天一次。”5月21日,猪场第一次断料,一断就是9天。自此,正邦不再按时按量送料。每次断料时间5天到7天不等,送料数量也降至3-10吨。

算上刚死的4头猪,陈勇代养的猪已经饿死了182头。猪场有100多头猪的尾巴被其它猪生生啃没了,“你啃我的,我啃你的。开始我还买来碘酒给猪擦,现在都不想理了,理了也没用。一断料,又开始了。”

陈勇说,猪满百天后,就会进入生长黄金期。如今,饲料供应不稳,猪只频繁饿死,养猪场的工人也开始离开。“正邦禁止代养户投喂外购饲料,一旦猪食用后出现问题,代养户要承担法律责任。且即便代养户愿意,事后正邦也不会承认垫款。”

广西贺州的代养户徐广也备受断料问题影响,徐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饲料若正常供应,再过几天,代养的1500多头猪就可以出栏。“再不给饲料,我打算卖猪了。”他称。

陈勇、徐广的遭遇,不是个例。时代周报记者所在的正邦代养户群中,超过30名代养户反映深受断料等问题困扰。这些代养户来自广西各地市,代养的猪从1000多头到8000多头不等。

据多家媒体报道,江西赣州、瑞金,四川江油,湖南湘潭等地的代养户也面临断料。柳州代养户谭秀勤代养的3000多头猪,三个月时间饿死了500多头。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正邦声明说只是小范围断料,实际已经是全国范围了。”

就断料问题,正邦科技旗下贺州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的服务部主任李高敏予以否认,“我们这边饲料很充足,从今年开始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断料情况)。”至于“猪吃猪”,李高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猪虽然不是肉食动物,但有的猪野性很大,如果猪栏里有死猪没有及时发现清理,也会被其他猪咬。”

代养户对李高敏的解释并不认可。多名代养户称,“猪吃猪”的现象极少发生,只有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猪越卖越亏,一季度每公斤亏5.33元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分别为传统的公司与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大规模工业化的自繁自养模式。

正邦科技与代养户之间属第二种,正邦科技提供猪苗、饲料、药物、疫苗等物料,代养户缴纳押金获得猪苗,并提供养殖场地、设施与劳动力饲养生猪,待生猪出栏售出后,双方按约定结款和退还押金。在这一模式下,猪企养猪成本主要包括猪苗、饲料、药物成本及养户饲养费用等。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1月至6月,头部养猪企业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5.5元/公斤到20元/公斤不等。同期,国内22省市猪肉均价在12.12/公斤至17.37元/公斤范围波动。售价时常无法覆盖成本,猪企越卖越亏。正邦科技披露,今年一季度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20元/公斤,每卖一头猪亏损5.33元/公斤。

断料风波还未平息,还有代养户反映,他们面临拖欠结款、不退押金等问题。

代养户张永胜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生猪交付销售后的7个工作日内,正邦就会结算费用、退还押金。今年变了。4个月前,他把代养的3100头猪交付给正邦,18万元代养费、25万元押金和1.5万元物资配送费至今没着落,“当地服务部说上面没有钱,没有批复。”

代养户与正邦的后续合作难以为继。“现在不发猪苗就叫我们等。”张永胜回忆,合作之初,正邦员工承诺,上一批代养的生猪结完账,马上就安排下一批猪苗。如今,6000多平米的猪场已空置4个月,下一批猪苗还不见踪影。

数据显示,2020年正邦科技“公司+农户”签订协议 7951户养殖户中,有存栏 6409户,但到了2021年年中,协议养户降至5743户,有存栏养户为4607户。曾有正邦科技分公司员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从去年已经开始取消代养模式 ,很多地区已取消代养或正缩小代养规模。正邦科技2021年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农户”和自繁自养比例,将从2020年6:4调整至2021年底 4:6左右。

前述正邦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关于养殖板块的规划,确实有说要提高自繁自养 比例,但是‘公司+农户’这块并没有要完全放弃掉。具体数据需等半年报出来,再向外界公布。”

巨亏191亿,宣布跨界新能源?

张永胜透露,因出现一段时间断料,交付时,猪的平均出栏体重不到100公斤。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正邦科技的商品猪销售均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最高不到110公斤。今年4月至6月,更是连续三个月低于90公斤,远低于去年同期及同行水平。

上海钢联分析师王凌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常情况下,生猪出栏体重多维持在110公斤至120公斤之间。全国生猪出栏均重自今年4月止跌回升,头均出栏体重由120.7公斤上升至6月末的124.8公斤,区内涨幅3.4%。

王凌云分析,当生猪行业面临大面积亏损,猪价持续下滑情况下,受资金、成本压力及疫情不确定性影响,养殖端增重情绪日益瓦解,或选择降重出猪,减少成本损失,降低自身风险。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般情况下,企业出栏活重在120公斤上下,规模户或者小型养殖户出栏重量在130公斤以上。如发生较大影响生物安全或资金流动性问题时,可能导致出栏重量下降。

“除了商品猪销售均重有所下降,我们的仔猪数量和比例也有所提高,以在短期内提高资金回流效率。”正邦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今年6月底,猪肉价格才达到公司的养猪成本线,过去的一年半,猪价都偏低。公司资金方面相对紧张,进而调整出栏结构,以提高资金回流效率,保证资金安全。

2021年正邦科技巨亏191.15亿元,在头部猪企中亏损额居于首位。另据业绩预告,该公司上半年预计亏损38亿-46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扩大165.72%-221.66%。2022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正邦科技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剩7.06亿元,货币资金仅剩30亿元,资产负债率增长至97.03%。

正邦科技的资金危机早已显现。

今年3月,正邦科技不得不出售资产,拟作价20亿-25亿元将8家饲料公司出售给大北农(002385.SZ)。6月8日,正邦科技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逾期主体达11家,逾期金额约5.42亿元。

资金紧缺问题尚未解决,正邦科技又宣布跨界新能源。

6月17日,正邦科技称与国家电投签订合作协议书,力争在三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对其资金状况和能否跨界成功,外界存在诸多疑问。在7月25日的声明中,正邦科技强调,随着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回暖,公司将持续通过出售变现能力强的存货,迅速补充经营所需资金,目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已为正,生产经营正常。

正邦科技称,为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后续将通过控股股东减持、出售闲置资产、多方式引入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优质机构或政府平台等给与担保增信,申请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债务置换,受让子公司部分股权与合作方共建产业生态等融资举措,增厚资金储备,支持公司业务未来持续发展。

(陈勇、徐广、谭秀勤、张永胜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