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昌日报 记者 邬靓
近日,我省发布《关于对2021年度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设区市和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的通知》,南昌市榜上有名。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高站位为职业教育谋篇布局,推动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展,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多方汇聚,内涵不断提升,特色日益彰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推动产教融合 实现共建共赢
很多家长有一个顾虑:孩子选择了职校,未来工作是不是不好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确实有部分单位在招聘中,对学历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更多的企业并不把学历看作决定性因素,更注重实操,如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甚至不少企业对职校背景的学生“情有独钟”。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南昌本土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人事经理李鹏介绍,企业里本科生、大专生都有,其中大专生占较大的比例。“我们企业现在的重点业务是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招聘的时候,我们更看重员工所学的专业是否对口。”李鹏说,“尤其是机电、焊接这样的技术岗位更欢迎职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经过3-5年的职业培养,能很快胜任相关岗位,甚至能很快地成为技术能手。现在这样的技术人才很吃香,新上岗的月薪在5000元左右,且有完善的晋升通道。”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能成班建制地留住学生。”据南昌汽车机电学校校长周树文介绍,目前,学校所有专业均对接南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已与江铃集团、南昌轨道运输集团、南昌公交运输集团等50余家本土企业深度合作,毕业生留昌率达70%。
随着我市轨道交通、江西中欧班列的相继开通,轨道交通类人才需求旺盛,南昌一中专抢抓市场缺口,通过产学合作等环节,培养的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周贵芬便是南昌一专城市轨道专业的毕业生。去年3月,她成为一名中欧班列-丝路保税列车宣销员。“有了几年的专业技能理论学习、培训和毕业实习时的经验,这项工作我驾驭起来得心应手,第一个月的薪资就拿到了7000多元,现在我已经开始尝试培训新员工,向管理岗位慢慢靠近。”周贵芬说。
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1+X”证书、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近年来,我市校企合作全面深入,双向激励不断深化。全市教育部门办中职学校与国家电网、中铁五局、中航协、上海宝钢、江铃等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合作企业达203家,共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179个。2021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2.7%,对口就业率93.5%。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的责任与共识。
我市高规格打造“应用人才新高地”,将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项目建设列入全市五大重点片区建设发展工作任务,建设聚集10所以上高水平职业院校,总人口20万人以上的职业教育产业园区。
突破升学瓶颈 畅通发展通道
谈及职业教育,学历的晋升与就业的前景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话题。总有人觉得,选择了职业教育,就是选择了尽早工作,且与高学历无缘。
实则不然。“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开宗明义,作出重要判断——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不是“层次”教育。
契合新职教法指明的方向,为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南昌建构了以职业技术本科为引领,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安全的、充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蓄水池。
据统计,南昌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00所,其中职业本科2所,高等职业院校26所,省、市教育部门管中等职业学校42所,省、市管各类技工院校30所,设15个专业大类、90个专业、255个专业点。
“为积极响应新职业教育法精神,南昌市还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指导南昌艺术职业学校、南昌市交通航空职业学校两所试点学校推动职普融通改革纵深发展,在招收职普融通班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已有办学基础上,继续扩大普高和职高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文化融通的程度。”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科长周洁介绍,全市33%以上的中职学校对接了高等院校,42个专业实施了中高职“3+2”贯通培养模式。2021年通过中高职对接、对口单招、普通高考升学、技能人才拔尖选优等方式,全市中职生升入高等院校比例达42%。
08届学子黄三妹在南昌一专就读导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期间,屡获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奖项,2019年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成功被广西民族大学录取,现就职于南昌师范学院。扎实的专业技能为黄三妹的教学事业开辟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她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包揽一、二等奖。“从当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到高等院校的一名教师,从技能大赛的获奖者到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指导老师,职业教育成就了我,也必将为每一位学子带来出彩的人生!”黄三妹说。
毕业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的杨准正,凭借扎实的钳工技术成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在南昌工作的这两年他相继获评了洪城技师、洪城工匠、江西省能工巧匠、江西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
如今,在南昌,越来越多“技能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故事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