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日记】两个妈妈的“悄悄话”

【援沪日记】两个妈妈的“悄悄话”

【援沪日记】两个妈妈的“悄悄话”

4月19日下午,我接到组长李明电话,说方舱里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大女儿六天前核酸转阴出舱了,这几天她情绪特别不好,希望作为心身医学科医生的我给她做心理干预。

那两天上海气温达到了三十度以上,护目镜里的汗水已经让我的视线异常模糊,只能慢慢地“跟着感觉走”。刚走进她所在的区,就感觉到一个女性在看着我,我下意识地打了声招呼,她用细小的声音说:“您是钞主任吗?”我说是的。为了看清她的样子,我微微偏了偏头,透过护目镜没有被汗水浸润的缝隙,看到了一位齐耳短发、文质彬彬、身材矮小的年轻女性怯怯地站在一边。相互认识以后,我们一起往“援沪课堂”教室走去。

“援沪课堂”教室被我临时“征用”成了“心理治疗室”,由于防疫的要求我和她相隔一米距离,虽然我的视线还是很模糊,但并不妨碍我对她的记录和观察,简单介绍我的职业身份后,我们的谈话就开始了。对心理应激中的个体进行心理干预,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接纳、倾听、理解是最常用的技术,整个过程中我把语气放得更柔、更慢,我鼓励她来谈一谈自己的经历。她相对冷静,声音柔柔的,语速不急不缓。

通过交谈后,我得知她是一位研究生学历的专职妈妈,女儿11岁、儿子7岁,两个孩子都是她带大的,都很懂事,但儿子自小有哮喘,她照顾得尤其用心。她性格内向,凡事事前总是尽可能“思虑周全”。每当谈到孩子,她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声音变得轻快。

“毫无疑问,你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但后来呢?”我“残忍地”把话题转到了现实,她沉默了片刻,语速变得快了起来,3月11日,她和女儿作为密切接触者在酒店隔离,但22日女儿核酸阳性,“当时我就懵了,接下来的几天人就变得特别不理性、紧张、害怕,怕孩子要单独隔离,又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没有免疫力,特别无助,很多很小的事情我都做不来。”26日,她的核酸结果呈阳性,对她来说反而成了“好消息”,“我终于可以留下来照顾孩子了。”听到这里,我的眼睛在护目镜里更加湿润了,我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我只能通过前倾的身体表达我对她的理解。

4月3日,新国博方舱开舱时,母女俩入住。13日女儿出舱回家,但是她迟迟没有转阴。听完她对苦恼的诉说,我安慰她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做了一位母亲能做的一切。”同时我也给她简单讲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让她了解不适都是“尽在掌握中”,可以通过调整情绪来改善。慢慢地她开始理解,但我知道,完全接受还是需要有个过程,我让她不要急,我们不是上课,只是“聊聊”。

随着聊天的深入,能感受到她对我的信任逐渐增强,在接下来的深呼吸放松训练中她特别认真。最后,我向她提了几点建议,如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方舱里的志愿者活动,通过深呼吸放松,阅读电子书等找回自己的兴趣,我希望她可以记录一下自己每天做的情况,让自己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努力。

结束的时候,她说:“医生,和你聊了以后,我觉得很轻松,感觉对自己更了解了。”再三表达感谢后,她返回了所在的舱位。

看着她的背影,我思绪万千。作为妈妈,她是坚强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遮风挡雨”。她也是脆弱的,需要被安慰和保护,而她本人没有察觉。但她的成长已经很快了。

对我而言,在方舱这个特殊的场地,能利用有限的资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到他人,也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来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文/钞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