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江西有声新闻发布厅第803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江枝英发布“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新闻
【凤凰网江西频道|信息日报新直播团队】
总监制:毛宁 直播统筹:李梦丽 摄像:谭兴浩 摄影:李柳瑶、文颖
直播热线:0791-86847839
4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举行“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发布和介绍2022年江西省委一号文件相关情况。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路文革,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饶振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宜华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宜华
王宜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意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女士,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路文革先生,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饶振华先生,请他们介绍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江枝英书记作介绍。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
江枝英: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同新闻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月2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意见》,也就是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文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明确了我省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文件有关情况。
一、文件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特别是2019年视察江西时,深刻阐述了事关江西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提出了“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这为新时代江西“三农”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旗帜鲜明地提出着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努力让我省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就是对打造样板之地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造样板之地就是我省“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攻方向。特别是文件对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进行了重点部署,这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落到了实处。
二、文件总体要求
今年的文件既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又贯彻落实了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要求,描绘了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路线图。
第一步,到2022年底,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扎实起步开局,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样板创建“十百千”工程,结合划分的先进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三类县”和选定的1841个重点帮扶村,分类创建10个乡村振兴样板县、100个样板乡镇、1000个样板村。
第二步,到2025年底,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全面完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构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079万亩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村庄道路硬化占比达到99%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万元左右。
第三步,到2035年底,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基本形成,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县域内农村基本生活要件与城镇大体相当,农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文件主要内容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起步之年。文件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作出全面安排。文件包括8个部分30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大样板、三项保障”。
“六大样板”:
一是打造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样板。文件提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59.3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439亿斤以上。开展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水稻机械化育种中心建设,构建农民种粮合理收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同时,要统筹抓好油料、蔬菜、畜禽渔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确保“菜篮子”“油瓶子”有效供给。
二是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样板。文件提出要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落实脱贫地区帮扶政策。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常态化监测,定期排查、及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新增问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建立脱贫地区农产品滞销应对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是打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样板。文件提出要抢抓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契机,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硒+N”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富硒重点县、产业、基地、企业和品牌。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林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设改造一批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巩固提升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果。
四是打造建设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样板。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数字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基地和智慧农场,打造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改造提升智慧农业平台和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推进各类数据共网共享。有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按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因村施策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和污水治理,健全完善“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扩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覆盖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让江西的乡村更加宜居秀美。
五是打造改进乡村治理的样板。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和担当作为好支书,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创新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村民理事会等治理方式和载体,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维护乡村社会安全稳定。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推进全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六是打造深化农村改革的样板。文件提出要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促进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流转。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国家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让乡村振兴活力十足。
“三项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文件提出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投入保障。文件提出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总体稳定,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结果运用,保持涉农贷款总量持续增加,推动农业保险品种创新扩面,确保“三农”投入持续增长。
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文件提出要选优配强农村干部队伍,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推行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落实县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支持农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农村发展,打造过硬乡村人才队伍,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总之,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突出了战略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把长期任务和年度工作有机结合了起来,既提出了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任务清单,又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要点。可以说,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必将为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稳住农业基本盘,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王宜华:
谢谢江书记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提问
人民日报:
请问目前江西的粮食生产形势怎么样?全年粮食丰收有没有保障?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
江枝英: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粮食问题的关心。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以占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3.21%的粮食。2021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2万亩,产量438.5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其中早稻产量134.6亿斤,同比增加5.3亿斤,占全国增量的36.6%,增幅居全国第一;双季稻面积3718.8万亩,比重达72.5%,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在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我省有4500多万人口,每年大概要吃掉大米167亿斤,而我们年均产粮在430亿斤以上,加工成大米就是260亿斤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一年生产出来的粮食足够全省人民吃上一年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去年秋收一结束,我们就及早谋划、及早行动,聚力打好冬前翻耕“先头战”和集中育秧“攻坚战”。目前,全省已翻耕冬闲田约1100万亩,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破坏病虫越冬环境;已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8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217个,累计服务小农户面积达2500万亩次。特别是我们的农民兄弟,现在正在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赣鄱大地由南向北已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今年春耕生产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春播意向企稳向好。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春播意向面积尤其是早稻面积企稳向好。据农情调度,全省早稻意向播种面积1830万亩,同比增加1.8万亩。二是春播年景正常偏好。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春播期全省气温略偏高,降水略偏少,虽有轻度春寒天气,但春播年景属正常略偏好年份。三是春播物资储备充足。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虽然高位运行,但农资市场进货备货情况总体正常,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同时,全省已准备春耕备耕农机具65.5万台(套),指导农户开展机具维修38.28万台。
总之,我们不仅有能力端牢咱江西人自己的饭碗,也有信心让中国人的饭碗里盛上更多的江西粮。这个信心我想至少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责任压得更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尤其是省委书记易炼红、省长叶建春以上率下、念兹在兹,向全省传导鲜明的抓粮稳粮信号,引领全省形成了五级党政主官齐心协力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谋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二是基础打得更牢。目前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622.7万亩,317万亩在建项目春播前将完成田间工程建设,2022年度290万亩建设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各项目县。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全省建设了四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大批水稻优质高产多抗品种落地生根。三是合力聚得更强。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等部门强化协同联动,加大化肥商业储备。目前,省市县共有化肥商业储备66.4万吨,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年前,我们还会同财政部门,下达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支粮助粮资金76.3亿元,进一步稳定了种粮农民积极性。四是工作落得更细。继续选派干部“一对一”驻点到县,下沉一线开展驻点指导服务,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建立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促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融合,确保全年粮食实现丰产丰收。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农民日报提问
农民日报:
为建设美丽江西、幸福江西,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江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什么打算?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路文革
路文革: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农村面貌,为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并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近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我省“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时间表、线路图,着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聚焦重点推进“三大治理”。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每年继续改造一批农村卫生厕所,持续抓好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实现农村改厕率和改厕质量“双提升”。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重点地区,分区分类推进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结合实际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创新实施“五大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专项提升行动,每年完成一批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宜居不迁并村组的整治建设全覆盖。实施美丽宜居先行县建设专项提升行动,实行美丽宜居示范县动态管理,每年建设一批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实施“整洁庭院”整治专项提升行动,实现农户庭院达到整洁庭院标准。实施“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专项提升行动,推动建设一批高品质休闲乡村民宿,联动建设一批美丽活力乡村,推动建成一批“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专项提升行动,推动落实“五定包干”管护机制,全面建设“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三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推动者、监督者、受益者,我们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贯彻始终,通过强化组织带动、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我们鼓励农民群众投工投劳,鼓励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四是强化政策保障。我们将压实责任作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并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优罚劣。我们把财政投入作为重要保障,落实地方政府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有钱办事”。同时,我们还将推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设施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保障和税收减免等政策作为重要支撑,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体系。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提问
江西卫视:
据了解,3月中旬,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案(2022-2024年)》。请问江西省委、省政府出于怎样的考虑决定实施这个三年行动,要达到什么目标?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路文革
路文革:
谢谢您对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的关心关注。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跳出“城市兴、乡村衰”老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省鹰潭市余江区早在2015年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宅改”试点县,创造了余江宅改经验,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去年3月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来江西调研,对余江的“宅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要求我省大力推广“余江宅改经验”,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推开,为全国创造先进经验。
同时,熟悉农村的同志们可能知道,农村一些村庄存在宅基地尤其是院子占地面积大、房屋朝向乱、“一户多宅”多、废弃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得不到有效利用、村庄破败等现象。由于规划、管理、引导不到位等原因,一些有需求的农户只好向村庄外扩张,占用耕地建设住宅,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另外,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强烈了,如何保障农民住有所居、住有所乐,也是省委、省政府要操心的民生大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下决心花大力气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
从我省实际出发,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和宅基地审批监管等内容,坚持稳慎推进,以改革的手段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将全省所有县(市、区)分为国家试点县、规范管理先行县、基础工作夯实县三类,分类确定目标任务。我们希望,通过开展三年行动,基本健全全省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制度机制、基本健全管理机构队伍、基本健全县乡综合执法体系,全省宅基地规范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探索出具有江西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和改革成果,推动我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创造更多“江西经验”。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中国江西网提问
中国江西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请问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饶振华
饶振华: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守住“两条底线”,其中一条就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我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防返贫监测帮扶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就是要做好巩固成果和防返贫监测帮扶这两个方面工作。
巩固脱贫成果方面。我们将继续落实健康帮扶,配合医保等部门进一步细化医疗救助政策,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防止监测对象因病返贫致贫。继续落实教育帮扶,配合教育等部门深化教育帮扶,落实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子女教育资助政策,推动抓好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子女控辍保学。继续保障住房安全,协调住建等部门深化农村住房监测帮扶机制,将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新增危房及时列入年度危房改造计划,夯实住房保障基础。继续保障饮水安全,协调水利等部门持续落实农村饮水动态监测清零机制,强化饮水安全排查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增饮水不安全问题,稳固饮水安全保障。
防返贫监测帮扶方面。主要是把握好“三个环节”:首先是监测环节。我们将继续强化实行常态动态监测,推进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比对等“三线预警”,及时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动态监测。我们也将根据国家部署,因地制宜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其次是帮扶环节。我们将强化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对纳入的监测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型、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做到早干预、早帮扶,做到应扶尽扶。最后是退出环节。我们将严格规范风险消除,严把退出标准和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定期分析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支出、外出务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及时补齐短板弱项。
总之,我们将完善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管理平台,健全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各级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共享比对,并对照国家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指南,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和指导落实,对监测对象、退出标准、动态清零等统一规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香港大公报提问
香港大公报:
稳定增收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体现,请问在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饶振华
饶振华:
感谢您的提问。省委一号文件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作为一项重要要求,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两个高于”即: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脱贫户人均收入增幅高于本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力做好“三业帮扶”和“两个后续”。
我们将继续强化“三业帮扶”:一个是推进就业帮扶,做好就业监测,指导各地常态化监测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就业信息,做到数据共享、精准帮扶;保持规模稳定,推动拓展就业平台和渠道,突出稳定企业务工、促进产业带动、扩大以工代赈、建设帮扶车间、夯实公益性岗位、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等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实现2022年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不低于2021年规模。加强技能培训,实施“雨露计划”补助政策,持续提升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就业技能。一个是推动产业帮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脱贫县编制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带动脱贫人口较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强化产业发展扶持,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继续抓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落实,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再一个就是推动创业帮扶,结合“三请三回”活动,引导乡贤、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开展创新创业。深化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加速向脱贫地区、向乡村一线流动。
我们将继续注重“两个后续”:一是抓好搬迁后续扶持,强化统筹推进,加大后扶力度,推动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实;持续巩固搬迁成果,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提高搬迁人口就业水平,多渠道拓宽就近就地就业,动态解决搬迁脱贫家庭零就业问题;着力提升社区治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另一是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运维管护,坚持“县级统管、行业监管、乡村主管、农户协管”的分级定责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监管主体,做好扶贫项目资产日常管护,监督资产收益二次分配,实行扶贫项目资产台账动态管理,推动资产良性运营,持续发挥项目资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作用。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王宜华: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