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利厅潦河灌区申遗纪事
江西
江西 > 赣鄱 > 正文

江西省水利厅潦河灌区申遗纪事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11月26日下午,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江西省潦河灌区成功入选。

这份成功鼓舞人心——

申遗的成功,将大大提升灌区的文旅资源,推动江西文化走出去,擦亮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增强百姓福祉。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件大好事。

这份成功来之不易——

它凝结了江西省水利厅党委的为民情怀,凝聚了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也凝集了古陂保护区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是江西省水利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专题调研 下定决心

江西省水利厅对潦河灌区申遗工作,高站位、深思虑、远谋划。

今年3月,江西省副省长,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小云赴潦河灌区开展专题调研,听汇报、观古陂、看展馆、察民情,为灌区申遗工作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将千年灌区申遗,作为水利部门履职尽责、为地方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切入点,与乡村振兴、水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通过开展水系连通、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等项目,贯通水脉与文脉,打通发展的经脉,做好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长久造福沿岸百姓,福泽后人。

罗小云实地调研

罗小云实地调研

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蔡勇多次到灌区调研部署,详细了解灌区申遗有关准备工作,并带领有关工作人员赴国家灌排委汇报申遗工作,了解申遗的要求和程序,邀请国家灌排委员会、中国水利科学院等机构专家实地对古陂进行考察、指导。他要求灌区既要思路对标,更要行动对标世界灌溉遗产的标准,提前谋划,通盘考量,以申遗为契机,结合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制定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不断提升灌区管理水平,促进灌区建设全面发展。

蔡勇在现场指导

蔡勇在现场指导

此外,江西省水利厅其他领导也多次走进灌区开展调研,为申遗工作提建议,鼓干劲,出实招,强调“一定要把这个实事办好”。

国家灌排委名誉副主席丁昆仑在今年4月实地考察后,颇为感慨地说:“江西省水利厅格局高远、信念坚定、推动有力,我相信这件事一定能办好!”

专项投入 增添信心

“在申遗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的匮乏,我们是小单位,申遗工作难度大、要求高,需要保护、提升的点多、面广。”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熊国华介绍说,“向厅里汇报这一情况后,厅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将灌区申遗工作列入厅重点工作和今年厅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一个项目,给我们下拨了专项资金200万元。”

潦河灌区文化展示馆

潦河灌区文化展示馆

200万给申遗工作吃了“定心丸”,但200万远不够。

怎么办?发动各级各层力量,多方筹措,统筹各类资金,同向发力,共同做好申遗工作。

潦河灌区整合水利项目资金80余万元对古陂周边渠道进行改造,统筹灌区闸坝资金300余万元开展三座古陂的抢救性修复和文化提升工程,地方政府筹备了100余万元用于三座古陂八公里文化长廊的规划,周边村庄自发筹集近200万元对古陂区域村容村貌进行改善……据统计,各级各层共投入资金900多万元。

“我们对古陂实施保护性工程措施的同时,注重向周边居民宣传灌区文化、宣讲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重要意义,村民们不但支持我们的工作,而且古陂重点区域的乌石村还自发筹措资金90多万元整治村里环境,平整菜地,修葺果园,申遗工作与助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了起来。”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工程管理科科长肖和伟动情地说。

“你看,我的家乡焕然一新,美不美?”乌石李家村李建民正开着手机视频自豪地和朋友分享。乌石潭陂水面上的磨盘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和着潺潺的水流泛着盈盈的亮光,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护陂古樟一头联结着记忆的旧时光,修葺一新的文化长廊一头连结着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望。

专业指导 落地放心

晨冬,太阳从北潦河上升起,家住在香田镇的刘大叔夫妇特意驱车十多里来到新建区的乌石潭陂小广场上游玩,“感觉很美好,悦目舒心的。”

专家带队寻访古迹

专家带队寻访古迹

以前这里是荒洲、杂草,石头堆满了河岸,少有行人,现在通过申遗,环境美化了,路面平整了,昔日的荒草地变成了今日文明的新高地,成了“网红”打卡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为了这一变化,江西省水利厅党委专门委派了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厅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占任生对潦河灌区申遗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早在去年10月,占任生带领江西水文化骨干就专门赴灌区开展了“江西水文化走基层”活动,深入挖掘、凝练提升灌区文化,在《江西水文化》杂志上推出“千年潦河灌区专栏”文章,并向各级主流媒体发稿宣传,为申遗工作营造氛围。

今年年初,他特别邀请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廖艳彬带团队对灌区历史进行专门寻访、取证、研究、挖掘。同时,与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申遗有关工作人员“走出去”,赴已申遗成功的泰和槎滩陂、抚州千金陂学习取经。

“灌区文化展览馆的建设很不容易,场地小,包含的内容要多,经费有限,而建设水准要高。从前期策划到展馆的整体布局,细化到选址、板块的分布、展览的摆列、陈设的内容,文字的介绍,占主任反复推敲,单单是设计方案前后改了8稿,一个字一个字过,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负责具体申遗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潘澎感慨道。

“他还带着我们翻阅地方志、查找族谱,搜寻史料,寻找遗迹,终于在古书上查找到了古人建陂的方法,全程指导老手艺人按照古代的方法运用河中遗留的石块对蒲陂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前后10多次到现场对古陂文化提升工程做筹谋,抓落实。”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张文生补充说。

今年5月8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土木水利专家刘学应专程到灌区实地参观,感慨地说:“就是不一样,专家、专业、专心。”

大河流淌,日夜不息。一泓清水自唐代潺潺而来,历经千年的光阴,潦河灌区始终滋养着两岸的世代子民。下一步,江西省水利厅将古人的勤劳智慧与当下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灌区全面改造提升,擦亮千年灌区的文化名片,让灌区更好的造福人民,更加亮丽的走进全球视野,成为人类共同呵护的文化遗产。(供稿:江西省水利厅 朱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