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南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媒体走进南昌市多个产业帮扶项目,聚焦产业帮扶中的典型案例与经验模式,旨在全方位展示乡村振兴产业帮扶的丰硕成果,吸引更多资源投入乡村振兴事业。
“农民富了、农村美了、产业强了”
在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江西林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工人们忙着采摘、分装双孢菇。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通过乡村治理与产业升级,逐步蜕变为“人在画中行”的彩绘新村。通过引进江西政通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以“龙头企业+土地流转+村集体入股”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分红约46万余元,带动150余名村民就业。同时依托丰富的花卉苗木资源,建设集花卉种植、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花溪谷景区,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小芦笋,大希望。2020年,新建区石埠镇借助“三请三回”契机,邀请乡贤李建团队返乡创办芦笋种植龙头企业,打造西岗村“梦飞田园”芦笋产业示范区。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社务工、产业分红等方式,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实现家门口致富。
南昌苗旺帮扶车间以鸭产业为载体,提供免费科学养殖技术,与农户签订保底订单,统一回收、销售,保障农户稳定增收。目前,总共带到5户脱贫户就业,年均增收10000元/户。
特色产业带共富 让获得感更可持续
2024年,南昌市强化产业助农,扶持各类经营主体1896个、产业基地515个,带动5635户脱贫户参与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制定“一产一策”,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强镇做优做特,全市已创建5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30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形成梯次培育格局。同时,以“真金白银”给予龙头企业奖励,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
未来,南昌市将持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产业帮扶工作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